1、常見的相鄰通行糾紛有哪些?
(1)通行權利糾紛;
(2)通行損害賠償糾紛;
(3)通道擠占、堵截糾紛;
(4)通道變更糾紛。
2、發生相鄰通行權糾紛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相鄰關系人因相互斗氣報復而激化矛盾。相鄰方素有矛盾或者關系交惡,未能及時化解,積怨很深,造成相鄰方相互仇視,只要涉及到對方一點利益,立即就會發生沖突。
(2)相鄰當事人法律水平有限,法律意識淡薄,...
常先生說,自己家有老人,需要經常曬太陽,而侵權方只答應給800到2000元的經濟補償,不知開發商依據的是什么標準?如果按這個標準進行經濟補償,是遠遠不能彌補常先生的損失的。遇到這種不合理的經濟補償,常先生不知該怎么辦?并想知道有沒有比較合理的補償辦法?合理的經濟補償應該是多少?
我家居住那幢樓老人多、病人多,相鄰的新建大樓將遮擋整個居民樓的采光。”常先生問:開發商說新建樓房遮擋居民采光,但在大...
1、相關法律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2007年3月16日):第八十九條。
第八十九條:建造建筑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妨礙相鄰建筑物的通風、采光和日照。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368—2005):住宅建筑規范》(2012年修訂):4.1。
4.1:相鄰關系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180—93):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2002年3月11日修訂):1.0.5.4;5....
1、相關法律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2007年3月16日):第八十九條。
第八十九條:建造建筑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妨礙相鄰建筑物的通風、采光和日照。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368—2005):住宅建筑規范》(2012年修訂):4.1。
4.1:相鄰關系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180—93):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2002年3月11日修訂):1.0.5.4;5....
《物權法》第一次明確規定了地役權制度。地役權是一種用益物權,相對于所有權而言,屬于他物權的范疇,地役權作為一種獨立的物權形式,應與相鄰關系加以區分。相鄰關系是不動產所有權機能的擴張或限制,是所有權的附屬權,并非一種獨立的權利。尤其是在利用他人不動產為自己不動產的利用增加便利出現糾紛時,土地跟建筑物可以得到一樣合理的解決。此外,這樣還有利于同類案件的規范處理,不會造成性質上其實屬于同一類型...
采光權之間樓間距離可以用:樓高:樓間距=1:1.2比值計算。
按照國家規定(設計規范)以冬至日照時間不低于1小時(房子最底層窗戶)為標準。間距是用建筑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 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時的太陽高度角。
其他相關:房的采光狀況是每個業主都十分關心的問題,當有新建的建筑在自己住房周圍出現時,大家都會考慮到自己的采光是否受到侵犯。根據《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
案情簡介
蘇某夫婦居住在A小區503室內,隔壁504室業主是陳某夫婦,雙方系相鄰關系。
503室房屋進戶門原設計為向室內開門。2013年1月,蘇某夫婦將房屋進戶門開門方式改為向戶外開門。503室房門寬度為88公分,其門前過道約105公分寬,504室通行需經過503室進戶門前的過道,雙方因503室進戶門更改發生爭議,經街道司法所調解未能達成一致意見,陳某夫婦遂訴至法院,要求蘇某夫婦立即停止侵害、將房門開門方式恢...
導讀:相鄰關系有很多種,本文主要講述不動產相鄰關系的特征及相關法律規定
不動產相鄰關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相鄰關系發生在兩個以上的不動產相鄰的所有權人或者使用人之間。
相鄰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使法人;可以是財產所有人,如集體組織、房屋所有人,也可以是非所有人,如承包經營人、承租人。
第二、相鄰關系的客體一般不是不動產和動產本身,而是由行使所有權或者使用權所引起的和鄰...
一讀者問:我們小區前面建了一棟樓房,將我們的采光堵住了。我們去找有關單位,他們所給我們每戶一次性賠償2000元的電費。請問,關于采光權的賠償,國家是否有明確的規定?
答:雖然《物權法》《民法通則》都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方因影響相鄰一方的采光權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但是對采光侵權案件中受損失方的賠償方式,標準目前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導致法院在審理采光權案件中陷入法律盲區,采光權的賠償無標準的...
導讀:本文主要講述城市小區內發生相鄰關系糾紛如何解決,并以一則真實案例分析評論加以講解,詳細內容請看本文介紹。
案例介紹:
2001年9月,原告陳女士購買了位于某小區2號樓1501室期房。2002年7月1日該房屋交付。同年8月1日,陳女士進該房察看,發覺由于樓上住戶宋某裝修施工,致使陳女士所購1501室房屋天花板37處貫穿,客廳天花板發生開裂;并有水滲印跡,廚房、衛生間及南北臥室頂部預埋電源線斷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