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房買賣中,當買方簽署了定金協議,交付了定金后,如賣方以“尚未簽訂買賣合同”為由,不愿簽訂《房屋買賣合同》,買方應如何維護自身權益?是履行《定金協議》,還是繼續簽訂并履行《房屋買賣合同》?
案情: 房價上漲了,賣家不賣了
買賣雙方簽訂了《定金協議》,約定賣方將其名下110平方米的房屋,以64萬元的價格賣給買方。雙方約定定金為5萬元,預付房款45萬元(含定金),余款待買方取得房產證后5日內由貸款...
隨著我國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房地產交易(主要涉及房屋買賣、租賃、抵押等行為)日趨活躍,但由于我國的不動產立法還不完善,市場機制也不健全,相應地產生了為數不少的房地產糾紛案件。此類案件現已構成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很大一部分,其中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很多,亦有多年以來未徹底解決的老問題,在審判實踐中存在不少認識誤區?! ∫弧㈥P于房屋買賣合同效力的認定 房屋買賣合同屬民事買...
一、房屋買賣的類型 我國現居住的房屋大致可分為政府組織建設的經濟適用房、廉租房、限價房、單位集資建房、公房改制后的房改房、個人所有的私有房、再次交易的二手房、商品房、“小產權房”。其中,進入流通最多的是城市商品房、二手房、農村“小產權房”。不妨將房屋買賣合同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簡要比較,便于正確理解。房屋是指建筑于土地之上的供人居住和從事營業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建筑物。房屋買賣合同是指出賣人將房屋...
原告: 陳先生
被告:惠州某物業管理公司
2009年5月,原告購買了惠州市上排某小區樓盤后,與被告簽訂了新房入住協議書。 6月18日,原告下班后將摩托車未加防盜裝置就停放在小區內。第二天上班時,突然發現摩托車不翼而飛,便立即報警,此事至今未破案。10月,陳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摩托車的損失。
分析:物管企業向業主發放車輛進出憑證,業主向物管企業交納停車費,業主與物管服務企業就形成了停車管理服務的...
什么房產糾紛?如何解決房產糾紛?房產糾紛是一種較為普遍的民事糾紛,它是指關于房屋和土地的權益爭議。一旦發生房地產糾紛,公民可以選擇以下三種途徑予以解決:1、調解。即在第三者的主持下,糾紛當事人經過自愿協商,排除爭端,達成和解。我國在基層群眾性組織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都設立了人民調解委員會,專門進行民間糾紛調解,包括房地產糾紛的調解。2、仲裁。房地產糾紛發生后,公民可以提請仲裁機關居中判明事實,...
文章描述了夫妻一方擅自出賣房產的房產轉讓糾紛案件:男方擅自賣房產給A,女方為原告向法院起訴,要求確認被告男方與被告A買賣房產的行為無效;同時文章還提供了包括房產轉讓糾紛,夫妻一方擅自出賣房產的房產轉讓糾紛,房產轉讓等相關信息咨詢。
滬律網律師看法:
第一、A并非善意第三人,其受讓訴爭房屋的行為不應收到保護,買賣、轉讓行為無效。
A不是善意第三人,有以下事實和理由:
1、A是男方的姐夫,二...
身患癌癥已到晚期的母親,想把一間20平方米的公有房承租人更名為自己19歲的女兒李清,但和平區房產局卻不給更名———無奈的李清把房產局告上法庭,盡管打贏了官司,房證卻依然沒被允許更名。1月8日,女孩的母親宋某向和平區房產局提出書面申請,要求其賠償因行政不作為而給自己和女兒帶來的人身損害35萬元。
父親私賣房屋母女險住街頭
1月11日,李清的母親宋某向記者講述了這九年來母女倆為房證奔...
【案情】
原告:劉某誠,男,32歲,住江西省上猶縣東小鎮沿河路*號。
被告:黃某德,男,42歲,住上猶縣東小鎮田家巷*號。
劉某誠房屋(東小鎮沿河路*號)與黃某德房屋(東小鎮田家巷*號)相鄰,相連處共一墻體,原有兩扇門連通。兩人房屋原系同一業主張均棟的房屋,由兩人分別買得,并均持有1953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的房地產契。劉某誠房地產契載明:東至張均棟(原房主)屋僚為界。黃某德房地產契載明:西至蔡隆玉...
提問:解決房地產糾紛的途徑有哪些?
律師回答:
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關于土地、房屋等權益發生了爭議,可以選擇以下解決途徑:
自行協商解決:爭議發生后,爭議各方通過自行協商解決糾紛。
非訴訟調解:泛指不通過訴訟、仲裁解決當事入之間民事爭議的一種方式,在我國通常是指在有關部門主持下,爭議雙方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
仲裁:爭議各方根據簽訂的仲裁協議,向協議選定的仲裁機關申請仲裁。生...
提問:請問律師,如果房子在交接過程中,發現有面積誤差怎么辦?
律師回答:
在商品房買賣中,應當在合同中注明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并注上房屋交付時的實測面積(產權登記面積)與合同約定面積發生誤差時的處理辦法,以保證一旦發生面積誤差時,可以按照合同來解決。
合同未作約定的,按以下原則處理:
(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的,據實結算房價款;
(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