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一貫有“跟漲領跌”的特性,在樓市第一輪調控后,二手房市場先于普通商品期房作出了價格調整。從9月29日樓市“二輪調控”至10月中旬,半個月的時間里,北京二手房市場買賣都出現了明顯的降溫。在主流意見中,既然買房需求受到了抑制,租賃市場應該呈現火爆狀態,但事實恰恰相反,隨著房產稅試點的迫近,許多原本閑置的房源開始進入租賃或買賣市場,導致房源供應的進一步增加,租賃市場亦存在下行可能。
市場買賣都出現了明顯的降溫。在主流意見中,既然買房需求受到了抑制,租賃市場應該呈現火爆狀態,但事實恰恰相反,隨著稅試點的迫近,許多原本閑置的房源開始進入租賃或買賣市場,導致房源供應的進一步增加,租賃市場亦存在下行可能。
一貫有“跟漲領跌”的特性,在樓市第一輪調控后,二手房市場先于普通商品期房作出了價格調整。從9月29日樓市“二輪調控”至10月中旬,半個月的時間里,市場買賣都出現了明顯的降溫。在主流意見中,既然買房需求受到了抑制,租賃市場應該呈現火爆狀態,但事實恰恰相反,隨著稅試點的迫近,許多原本閑置的房源開始進入租賃或買賣市場,導致房源供應的進一步增加,租賃市場亦存在下行可能。
●二手房買賣未現末班車現象
以往出臺的樓市新政往往在市場上形成“狼來了”的效應,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經常出現搶末班車般的忙碌。銷售人員會加班加點地幫助買房人規避新政帶來的種種風險,盡快地付首付、簽合同、辦貸款。但在此番第二輪調控中,不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都并未發生趕末班車、成交暴漲的現象。
中原地產的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0月14日,二次調控后半月,北京二手住宅的成交量為6867套,相比第一輪調控后半個月下調了60.9%;住宅期房成交4680套,相比第一輪調控后本月下調了22.6%。買房人的購房意愿明顯降低。
紫竹橋附近的中宇慧通二手房中介店店長向記者介紹,首付比例提高、契稅增加等相關政策的出臺,使得原來登記的購房者中有三成明確表示先不買了,等等再說。每天新增的客戶也出現大幅下降,原本每天至少有十個新增客戶,現在能找到五個就不錯了。
北京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研究總監張大偉分析道,相比之前新政后大量的集中成交,本次調控的效果可以說是非常明顯。首先是政策出臺后立即執行,無論是首套房首付比例的提高還是契稅的增加,均未留給購房人趕末班車的時間。另外,購房人對樓市調控出臺更嚴后續政策的期望明顯加強,許多購房人選擇等待政策對房價的壓制作用。
●房屋租賃量價齊跌
9月末以來,有北京七環之稱的周邊城市如香河、燕郊等地相繼出臺“限外令”,大幅提高了北京人在當地買房的成本。再加上北京房價走勢的不明朗,房屋租賃市場這一“替代產品”被視為“香餑餑”。但實際上,10月上半個月,北京的房屋租賃非但沒有繼續繁榮,反而出現了量價齊跌的現象。
據我愛我家市場研究中心的數據分析:10月上半月住宅租賃交易量相比9月同期下跌了5.38%,全市范圍內,住宅月租金價格為2805元/月·套,相比9月的平均月租金價格下降了2.50%。目前北京住宅租賃市場整體供求比為1.27:1,供應總體大于需求,制約著租金的上漲。位于立水橋鏈家中介公司的經紀人小王表示,買賣雙方的心態此時也發生了變化,對于承租人的猶豫,很多房東都表示愿意和看房者議價。
“新生入學這一傳統的租賃高峰期已過,租金處于下降通道。”我愛我家市場研究中心認為:租賃市場進入淡季,租金和成交量也將隨著有效需求的減少而逐步回落。另外,雖然許多購房人受到“首次置業首付比例的提高”和“房屋抵押消費貸款不得用于再次購房”等新政的影響不得不放棄或暫緩購房計劃,但目前看來這部分需求不會大舉進入租賃市場,而是更多的選擇維持居住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