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2005年3月,個人集資建房組委會前往看地 本報資料圖片 成都首例 個人集資建房追蹤 從今年3月,石雙成第一個在成都提出“個人集資建房”的想法,到目前方案的擱置,報名者曾經多達700名的成都首輪個人集資建房運動歷時不到半年。成都合作建房到底將走向何處?日前,記者再次回訪了成都“個人集資建房”第一人&...
    看著已經如此高的房價仍在毫無止境地抬高,一部分普通城市人自發地聯合起來,要自己買地蓋自己的房了。由非房地產經營者發起的“個人集資建房”行動,已成為房地產行業的一種新的經濟現象。
    目前,上海的“家園”成員在實現造房計劃中面對種種質疑,實施方案還懸而未決;北京第一例個人非營利集資建房已進入實際...
    在房價持續上漲、住房供求失衡的背景下,當前一些房價較高的大中城市個人集資建房勢頭發展很快。從實際情況看,個人集資建房確實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中低收入老百姓住房難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住房市場供應壓力。但當前政府對個人集資建房還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要讓個人集資建房健康發展,政府就應當給個人集資建...
    京城首位合作建房倡導者于凌罡已放棄原有的個人拿地、個人施工建房的計劃,而改為通過注冊公司來組織眾多出資人與開發商合作建房。
    對此很多開發商表示,由于有開發資金且不存在銷售問題,因此非常愿意與其合作。但業內人士指出,如此一來,合作建房似乎變了味道,而于凌罡...
    面對增長迅猛的房價,一種“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個人集資建房模式正在北京、上海、武漢、西安、成都等一些大城市悄然出現。有媒體稱這是房產發展的新模式,不少房地產業人士卻說這純粹就是個笑話,政府相關部門也正密切關注著事態的發展。個人集資建房有無法律法規上的障礙?能否成為房地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是解決中低收入者住房問題的...
    一、合作建房是對住房福利制度的改革,不是它的“借尸還魂”
    1980年鄧小平同志提出住房制度改革后,各種形式的合作建房漸漸興起;開始打破由國家、地方、單位統包的住房福利分配格局。1981—1990年,許多省市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加快住房建設和允許個人建房的政策要求和規定,頒布了允許個人或單位合作建房...
各區縣建委(房管局)、房改辦、市房屋權屬登記事務中心: 為加強集資合作建房管理,規范集資合作建房售房備案、房屋登記行為,簡化辦事手續,提高工作效率,根據市建委、市房改辦、市財政局、市國土局下發的《關于職工參加集資合作建房超標面積部分繳納地價款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京建改〔2008〕776號),現就辦理集資合作建房售房備案和房屋登記...
各區縣建委(房管局)、房改辦、市房屋權屬登記事務中心: 為加強集資合作建房管理,規范集資合作建房售房備案、房屋登記行為,簡化辦事手續,提高工作效率,根據市建委、市房改辦、市財政局、市國土局下發的《關于職工參加集資合作建房超標面積部分繳納地價款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京建改〔2008〕776號),現就辦理集資合作建房售房備案和房屋登...
1、什么是集資房? 集資房屬經濟適用住房范圍,是政策性住房,是企事業單位為了解決內部職工的住房問題,企事業單位以擁有的劃撥土地建設、按成本價出售給內部職工的房屋,不能在市場上自由流通。能享受集資建房的職工也有很多具體條件。如果職工是全額集資,將來可以辦理100%的產權,在產權證領取后,可以自由上市交易;如果是部分集資,將來為職...
    日前,建設部下發的《關于制止違規集資合作建房的通知》指出,近年來,一些地區出現部分單位以集資合作建房名義,變相搞住房實物福利分配或商品房開發等問題。為此,建設部門要求自8月14日起,一律停止審批黨政機關集資合作建房項目。(《海峽都市報》8月22日)
    面對飛速上漲的房價,廣大消費者要么望房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