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稅在全國十幾個省市已經進入空轉階段(即:在稅務局開設賬戶但不實際征收),空轉稅率為1.2%
即:物業稅=房子股價現值X1.2%,考慮到底層收入壓力,實際開征可能定為0.3%——1%.
滬上有業內人士表示,物業稅的開征能否取得預期效果,關鍵在于是否理清政策細節相關問題——
起征基本單位家庭如何定義,比如,三口之家,擁有90平方米房屋,假如合理的保障性住房標準是每人30平方米,那么三口之家減扣90平方米,實際需交稅額是零。
多套住房的物業稅如何計算,一套自住房是一個稅率,如果有第二套甚至第N套房稅率是否一樣,或者為了抑制多套持有,稅率逐步提高。
物業稅扣減點標準如何確定,人均30平方米是小康住房標準,那么保障性住房的扣減標準是多少?最近出臺的保障性住房戶型已經明顯縮小,那么最終物業稅的扣減標準究竟如何?
人均房地產面積如何計算,如果全國統籌,有一套房要交物業稅。如果不搞全國統籌,許多人在多個城市炒房將無法受到稅收的調節,甚至有人用多套房來洗錢。
合理家庭房產投資如何保護,作為合法投資,即使新的規定出臺,要抑制家庭投資房地產,也要和過去的規定銜接。
物業稅的征收比例如何定,比例小了,沒有制約作用;比例大了,顯然又不合適,如何找到適合的度?
假名物業如何打擊,近年來,有些投資者人并不以本人的名義購買物業,而是以自己的子女、親友甚至他人的名義投資物業。
遠郊第二套房如何處理,如果第二套房在郊區,與在市中心區擁有第二套房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