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朝陽區美景東方
業主從未打算賣房,卻屢次接到中介的電話,詢問“是否賣房”,還有業務員帶客戶上門看房。昨日(5月9日),業主吳女士找到中介公司,卻被告知公司掌握她所在小區每戶業主的信息。吳女士懷疑,信息被人為泄露。
業主 從未賣房中介客戶卻上門
昨日,家住勁松美景東方小區的吳女士和丈夫均接到附近一家中介的電話,稱看房人很滿意他們的房子,希望成交。吳女士稱被搞得一頭霧水,“我們從沒打算賣房,也沒在網上發過售房信息”。她詢問家中父母得知,前日有一位女士帶著三個人上門,當時老人以為是物業工作人員,便讓他們進屋。吳女士了解到,帶人來看房并給她打電話的,都是小區附近的潤邦房地產經紀公司十里河店業務員。
吳女士說,從2006年入住起,她和丈夫就經常接到多家中介的電話,問他們是否賣房。“平時家里只有老人。如果個人信息被泄露,對家人安全會埋下隱患。”吳女士表示擔心。
中介 開盤起便知業主信息
昨日,潤邦房地產經紀公司十里河店業務員宋女士稱,她帶客戶要看的是該小區7號樓的房子,事先已與房主約定看房時間。但因公司系統中房源信息錯誤,才誤敲吳女士家門,錯看了她家的房。
該業務員稱,從樓盤開盤起,公司便有美景東方大部分業主的信息了,業務員會逐一“核房”,即打電話給每戶詢問業主是否賣房。如業主要賣房,就會被列為公司房源。
該店經理魏少軍稱,房源信息是員工從網上收集的。但吳女士將手機號輸入搜索引擎,未顯示任何信息。
業務員宋女士以“商業秘密”為由,拒絕透露業主信息的來源。她表示,這些都是中介公司的內部信息,他們給業主打電話只確認是否買賣,并無惡意。
■ 律師說法
泄露信息舉證困難
昨日,北京憶通律師事務所房產律師秦兵表示,房產中介很可能從物業公司或者開發商等處獲得業主的信息,但業主不好舉證。
秦兵說,業主如果發現個人信息被泄露,可以通過小區業委會出面調查或起訴。但目前,泄露他人信息的舉證成本相對較高,如果對業主沒有造成實際的傷害,調查舉證以及起訴并不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