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二手房交易達到了一個頂峰,交易中心門前幾乎每天都排起長隊,場面可謂壯觀。然而,進入虎年,高溫“后遺癥”逐步凸顯出來,新老房主之間,新房主與物業之間,新房主與中介之間,矛盾頻現。而所有矛盾的根源,80%以上都來自于二手房的房屋質量問題。
“稱心好房”
明顯透水透寒
年前,市民朱女士花費100多萬元,在孫家溝附近購買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二手房。
整個過程中,朱女士和家人兩次看房后,就交給中介方定金。過戶手續辦完之后,朱女士邀請很多親戚來家里看房子,大家一致認為得房率很高,布局合理,光線也十分不錯,稱贊朱女士買了一套稱心如意的二手房。可是,誰料這些竟都只是假象,在朱女士準備對房子進行簡單裝飾時,才發現問題百出,為此朱女士大病了一場。
前日,在記者陪同下,朱女士找來了專業的裝修公司監理,對房子進行詳細查看。監理老王向記者表示,專業的人一進房屋就能發現這里的問題,而對于完全不懂的朱女士,再加上是晚上來看房,自然就難以發現。“首先這房子明顯透水透寒,而且是外墻原因導致的,不是能在室內修好的。拉開窗戶看外面的墻體,窗戶四周一圈的顏色要比周圍深,明顯是因為透雨而刷過幾次防水漆了。再看整個小區,多數樓都出現過這個問題,可見是整個小區的房屋質量問題,而朱女士的房子是頂樓,問題要更嚴重些。”老王進一步指出,“另外,南陽臺與客廳連接處的木質裝修,明顯有水泡過的痕跡,顯然是透雨。通過種種現象分析,原房主應該是為此與物業產生過不少糾紛,最終無奈之下才賣掉房子。”
為賣出問題房只允許晚上看房
不久前,市民張先生將自己位于北石道街的一處80平方米二手房賣掉了。談到該房子,張先生表示自己買時就是二手房,住進去后發現問題百出,忍無可忍,只好將房子再出手賣掉。
“剛住進該房子,感覺不錯,得房率高,格局也合理,但是沒多久,問題就一個個出現了。先是莫名其妙地電線短路,后來小臥室的地板有塊位置總是發熱。明明家里是暖氣片,怎么會有地熱出現?找來工人打開地板一看,原來是電線走在地板下面,而鋪地板時,一根釘子穿透了電線,釘到了木頭上,短路就是這樣引起的。而地板發熱是因為出故障的電線處總打出火花。當時我發現地板下面已經變黑了,現在想想都后怕。”張先生說,“由于房子是一樓,最大的問題隨后出現了,三天兩頭下水道就會堵,有時一個月要找人通三次,簡直快崩潰了。不僅是通下水道花那幾十元錢,關鍵是家里沒人,下水道一堵,廚房的水就返到了客廳地板上。有一次整個地板都被淹了,換地板花了幾千元錢,同時墻壁不少地方也因為潮濕長了毛。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我才決定再把房子賣掉。”
張先生知道這樣做不好,但為了把房子賣掉,也只好“不道德”一次了。他買來了一些廉價壁紙,把墻上長毛的地方都遮擋住,而且總是借口工作忙,只允許買房者晚上來看房。這樣,在燈光的掩蓋下,張先生把房子賣掉了。
沒找行家驗房匆忙就交定金
老王向記者表示,購買二手房引發的矛盾,80%以上都是由于房屋質量問題引起的,所以建議市民在購買二手房時,一定要找專業人士先驗房,不能看了幾眼之后就匆忙交定金,買下房子。因為二手房有過各種各樣的裝修,所以出質量問題的概率遠遠高于新房。不少房主之所以將房子賣掉,也是苦于這些質量問題,或者是根本就沒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一樓和頂樓更要注意,因為一樓怕下水道堵,頂樓怕透雨。
老王舉例說,他接觸過一套房子,房主買的是二手房,住進去一個月后,發現兩個衛生間中的一個,總是返出很濃的臭味。找了一個月,終于查到原因,原來樓下住戶把衛生間改成了衣帽間,為增加高度,將頂部的下水管彎道處改直了。要求樓下鄰居恢復原樣,自然雙方矛盾也就產生了,房子住得很不痛快。還有一位市民也是買的二手房,只要到了做飯時間,他家的地板里面就滲水。幾經周折,終于找到問題所在。原來裝修房子時,裝修工人不小心將下水管砸出一個窟窿,不負責任的工人沒有換管,直接用玻璃膠給打上了,年久玻璃膠脫落,水自然也就滲出來了。類似的事情層出不窮。
因為驗房環節缺失,不少業主買二手房后入住或裝修時發現問題一堆,卻投訴無門。那么應注意那些問題呢?
“首先,買到裝修后的二手房,盡量要求原房主同時轉讓當時的房屋結構圖、裝修水電氣走向圖;如果不能提供的,也有必要要求業主對原來私拉亂接亂搭的情況實話實說,做到心里有數。此外,還應注意觀察天花板、墻壁是否有滲水、爆裂、脫層等現象,同時檢查房屋小環境的配套設備是否完善。電梯公寓特別是高層電梯公寓,一定要打開水龍頭,看看水壓夠不夠,水質是否清澈,并仔細查看煤氣。同時,別忘了走訪物管,了解停車場地、水電氣收費情況及前任業主是否有欠費記錄,并注意觀察電梯品牌及運行速度,等等。”老王提醒說。
去年下半年,二手房交易達到了一個頂峰,交易中心門前幾乎每天都排起長隊,場面可謂壯觀。然而,進入虎年,高溫“后遺癥”逐步凸顯出來,新老房主之間,新房主與物業之間,新房主與中介之間,矛盾頻現。而所有矛盾的根源,80%以上都來自于二手房的房屋質量問題。
“稱心好房”
明顯透水透寒
年前,市民朱女士花費100多萬元,在孫家溝附近購買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二手房。
整個過程中,朱女士和家人兩次看房后,就交給中介方定金。過戶手續辦完之后,朱女士邀請很多親戚來家里看房子,大家一致認為得房率很高,布局合理,光線也十分不錯,稱贊朱女士買了一套稱心如意的二手房。可是,誰料這些竟都只是假象,在朱女士準備對房子進行簡單裝飾時,才發現問題百出,為此朱女士大病了一場。
前日,在記者陪同下,朱女士找來了專業的裝修公司監理,對房子進行詳細查看。監理老王向記者表示,專業的人一進房屋就能發現這里的問題,而對于完全不懂的朱女士,再加上是晚上來看房,自然就難以發現。“首先這房子明顯透水透寒,而且是外墻原因導致的,不是能在室內修好的。拉開窗戶看外面的墻體,窗戶四周一圈的顏色要比周圍深,明顯是因為透雨而刷過幾次防水漆了。再看整個小區,多數樓都出現過這個問題,可見是整個小區的房屋質量問題,而朱女士的房子是頂樓,問題要更嚴重些。”老王進一步指出,“另外,南陽臺與客廳連接處的木質裝修,明顯有水泡過的痕跡,顯然是透雨。通過種種現象分析,原房主應該是為此與物業產生過不少糾紛,最終無奈之下才賣掉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