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房屋貸款監管分治“彈性”取代“一刀切”
我國銀行業下一步分類監管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取向,將遵循四個原則:統一標準,規范分類;區別對待,差別監管;扶優限劣,正向激勵;動態跟蹤,適時調整
兩條表面看起來并不相關的消息放到一起時,其中隱藏的含義卻可能是深遠的。
“銀行間的風險差距越來越明顯,客觀上就要求我們以風險程度為基礎,對銀行企業實行分類監管?!?月23日,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在“2005(中國)銀行家論壇”上強調。
根據唐雙寧的解釋,所謂“分類監管”,就是按照不同銀行的不同風險程度,對其市場準入、生存發展、市場退出采取不同的監管措施。
次日,在北京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主辦的北京市“十一五”時期重點產業發展形勢分析會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金融風險處副處長卜永祥透露,2004 年,上海、廣東、浙江、北京、江蘇五省市個人購房貸款增加了2452.4億元,占全國增加額的60.2%;在余額中,上述五省市占到了59.9%。
而今年以來,以深發展、招商銀行為代表的眾多股份制商業銀行頻出創新舉措以爭奪房貸資源,其重點推廣地區同樣在上述五省市。
記者得到的信息顯示,盡管監管部門對于個人購房貸款集中于少數重點城市和熱點地區心存擔憂,但并沒有對上述股份制商業銀行“火上澆油”式的舉動有特別反應。這是否正是監管部門“分類監管”新思路的體現呢?
股份制銀行搶食房貸
“2004年底,我國居民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占GDP的11.7%,而歐盟國家的同期平均數字為39%,其中英國60%,德國47%,荷蘭74%?!闭劶胺抠J現狀時,卜永祥首先說明我國居民個人住房貸款增長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潛力巨大。
但有較大發展空間并不意味著沒有風險。卜永祥同時指出,個人按揭貸款的風險正在顯現。尤其令央行擔心的是,個人購房貸款集中于少數重點城市和熱點地區 ——2004年,東部地區個人購房貸款增加3129.1億元,占全國全部增加額的76.8%;東部地區余額增長占全國水平的76.1%。更令人擔心的是,這些熱點地區的增幅也較高——2004年,江蘇增長50.5%,浙江增長45.1%,上海增長42.4%,天津增長39.9%,山東增長39.4%,北京增長30.5%。
“國八條出臺,主要就是針對上海、江蘇、浙江和北京4個地區?!北本┦秀y監局局長賴小民的話從另一個方面證實了政府對于上述地區的高度關注。
同樣高度關注五省市的,還有一些股份制銀行——
5月30日,招商銀行在廣州首先推出“個人住房循環授信”業務??蛻粲盟徺I的房子作最高額抵押,向銀行申請一個循環信用額度。在不超過授信期限和可用額度范圍內,借款人可利用這個額度隨借隨還。額度內的貸款不限用于個人住房,還包括汽車消費、住房裝修和助學、個人消費等。
此前半個月,在房價漩渦中心的上海,深圳發展銀行上海分行推出了一項針對其他銀行存量客戶的新業務。根據這項被稱為“跨行非交易性轉按揭業務”的規定,購房者可將其在其他銀行的住房貸款轉到該行,并申請“加貸”,同時,該行還將對優質客戶承諾采用5.508%的利率下限。
而在深圳,民生銀行、光大銀行以及深圳市商業銀行都開辦了一種被購房者俗稱為“超按”的非指定銀行按揭貸款業務。這項業務是指購房者選擇到開發商指定的按揭銀行之外的銀行(非指定銀行)辦理按揭手續,開發商會在與原指定銀行已確定的價格基礎上給予購房者更多折扣。
監管的平衡點
本來就對個人購房貸款集中于五省市感到擔憂,現在以股份制銀行為首的眾銀行又在上述地區“各顯神通”,監管部門作何反應呢?
“我們沒有接到銀監會的特別指示?!眲傇谏鲜鑫迨∈型瞥鲂聵I務的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而央行和銀監會的相關官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盡管不愿對上述情形多做評論,但都否認將為此出臺新的規定或舉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指出,這正是監管部門轉變監管思路、實施分類監管的一種體現。
“不知你注意到沒有,相對而言,股份制銀行的資產質量在國內銀行中相對較好?!痹搶<蚁蛴浾弑硎荆诸惐O管的一大特征就是區別對待,資產質量較好的股份制銀行在業務發展上自然會被給予更大許可范圍。
這一點,從唐雙寧的話中也不難發現。
“我們認為實現這個平衡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分類監管’?!碧齐p寧坦言,中國銀監會自成立以來,就一直在試圖尋找銀行業創新發展與防范風險的最佳平衡點,一直在尋找監管當局與銀行企業間的最佳平衡點。作為在我國金融業專業化分工過程中逐步探索出來的一種監管措施,銀監會決定推行分類監管正表明了“對銀行企業矛盾特殊性認識的深化”。
唐雙寧還表示,銀行分類監管最早是從2000年度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開始試行的,經過5年多的監管實踐,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涵蓋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的一整套分類監管的方法和配套措施。
過去由于缺乏對這種矛盾特殊性的認識,“常常是病人和健康人同時吃藥、住院,而且是吃一種藥。這樣往往是良莠不分,一管就死。”而今后,“將對不同類別的銀行分而治之,使‘健康人’正常發展壯大,‘病人’住院治療,且不同病人吃不同的藥。同時,在整個銀行業建立市場化的優勝劣汰機制,促進銀行業的健康發展?!?br />
唐雙寧表示,我國銀行業下一步分類監管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取向,將遵循四個原則:統一標準,規范分類;區別對待,差別監管;扶優限劣,正向激勵;動態跟蹤,適時調整。
據銀監會7月27日公布的數據,截至6月底,境內全部商業銀行的平均不良貸款比率為8.71%,但不同類型銀行間差異顯著,其中,國有商業銀行為10.12%,城市商業銀行為10.43%,農村商業銀行為6.38%,股份制商業銀行為4.66%。
從“一刀切”式僵化的傳統監管模式,向更具彈性的“分類監管”轉型,監管當局理性、務實、漸趨成熟的操作思路,為商業銀行房地產金融產品的創新和業務拓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個人房屋貸款監管分治“彈性”取代“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