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何是紅安人,2013年6月,他委托父親老何與黃陂男子胡某簽訂了一份《房屋買賣合同》,約定以12萬元的價格購買坐落于黃陂區長軒嶺人民街的一處房屋,當時胡某稱房屋可以辦理過戶手續。合同簽訂后,小何向胡某支付了購房款11萬元。
2013年底,小何向黃陂區房管局詢問該房屋的過戶事宜時,得知房屋不可對外上市交易。2014年1月,小何找到胡某要求返還購房款,遭到了胡某的拒絕,因此,小何把胡某告到法庭:請求解除《房屋買賣合同》,判令胡某返還購房款11萬元并支付利息。
黃陂區法院審理查明,胡某原是黃陂區長軒嶺某所職工,2001年該所進行企業改制時,欲處分其自建的位于黃陂區長軒嶺街人民街的一棟樓房,2001年11 月,胡某與該所簽訂了一份土地及房產轉讓協議,以30500元購得二樓南側一套面積為77平米的房屋。2001年底,黃陂區土地管理局頒發了國有土地使用證,載明土地使用權人為長軒嶺鎮某所,土地用途為綜合用地,使用權類型為劃撥,后胡某辦理了房產證,但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證分割手續。
2013 年6月,小何以12萬元的價格購買胡某的房屋,合同約定胡某應在收到全部購房款后3日內將房屋和房屋產權證交付小何,并保證房屋權屬清楚,雙方于合同生效之日起30日內辦理房屋過戶手續。經法院調查,胡某如申請辦理涉案土地分攤面積轉讓手續,要由區政府指定原單位資產歸屬管理部門作為申請人,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經雙方申請,報區人民政府批準后予以辦理分攤面積轉讓手續。根據武漢市政府的有關規定,黃陂區針對以上類似情況的遺留問題處理辦法即將出臺,建議待黃陂區相關文件出臺后再行辦理。
庭審結束后,雙方就涉案房屋過戶問題進行約定,如果胡某在2014年8月6日前能夠辦理涉案房屋的過戶手續,小何愿意繼續履行合同,后胡某在此期間仍未將涉案房屋過戶至小何名下。
黃陂區法院認為,小何與胡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符合法律相應規定,成立且合法有效,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小何向胡某支付了購房款11萬元,已經履行了合同主要義務,但胡某未向原告交付涉案房屋并辦理過戶手續。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雙方重新協定了房屋的過戶時間,但胡某在該期間仍未履行過戶義務,故對小何要求解除與胡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的訴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胡某返還購房款11萬,并承擔相關利息。
此案主審法官徐向陽提醒:市民在購買二手房時,一定要仔細審查房屋所有權證及土地使用權證,并在購房合同中就房屋權屬、過戶時間及費用承擔等事項進行明確約定,避免權益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