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北京房屋交易市場,出現了一個新現象,二手房市場里突然“刮起”了購買小產權的流行風。根據某房產公司的最新統計,近段時間到他們公司的各個門店咨詢和打算購買小產權事宜的購房者明顯增加,而且,其中有馬上交易買賣意向的購買者達20%以上。北京的“小產權二手房”短時間內出現“走紅”的原因是什么?專家分析,人們之所以想要選擇購買“小產權”房乃是高房價下的一種無奈之舉。因為,放眼目前的北京房地產市場,新建商品房,遠在四環、五環之外的樓盤竟然也能高達萬元以上。“兩限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雖說能夠緩解緊張的購房需求。但是,人們要想真正得到實惠,現在來說還為時尚早。人們想要買房,卻又不想淪為“房奴”。在這種情況下,只好鋌而走險,購買小產權房屋。那么,什么是小產權二手房?購買這樣的房屋有無危害?
什么是小產權房屋?
簡單解釋,國家發產權證的叫大產權。如開發商辦理合法的立項開發手續后,辦理土地出讓手續并按規定上繳給國家土地出讓金和使用稅(費),由國家發放給開發商土地使用證和房屋預售許可證,這樣的房屋稱為大產權房屋。而國家不發產權證的,由鄉鎮政府發證書的叫小產權,也就是說在農民的集體土地上,僅有鄉(鎮)政府或村委會的蓋章以證明其權屬,并沒有國家房管部門的蓋章,這種房屋被視為鄉產權,即小產權房屋。
小產權和大產權的區別是什么?
大產權即完全產權,包括房產使用權證與國有土地使用權。大產權的房屋在進入二級市場時,無需繳納土地出讓金和收益收成。小產權即不完全產權,只包括房屋的使用權,它與大產權的本質區別在于土地使用權。通俗的解釋,買的房再轉讓時不用再交土地出讓金的叫“大產權”,再轉讓時要補繳土地出讓金的叫“小產權”。
小產權二手房包括哪些房屋?可以買賣嗎?
嚴格來說,小產權二手房包括:已購公房,鄉產房和使用權房。根據這些房屋性質的不同,在房產轉讓時也會區別對待。“已購公房”,購房人只要補齊土地出讓金,也就是購買房款的1%,就可以等同為商品房上市出售。“鄉產權”,歸農村集體所有,產權關系很難改變,很難過渡為完全產權,否則將會動搖國家的土地制度。而對于“使用權”房來說,上市出售則會有一線希望,因為,國家也在一直提倡并做著改革試點的努力。
購買小產權房屋存在哪些風險?
第一,根據北京市建委發出購房風險提示指出,“使用權”、“鄉產權”、“小產權”的房屋無產權保障,不具有房屋所有、轉讓、處分、收益等權利,且不能辦理房屋產權過戶手續。
第二,像小產權中的“鄉產房”、“村產房”等并沒有國家的產權證書,只有鄉政府或村委會給的產權證,不能像大產權的房子一樣抵押、流轉。如果遇到國家征地或拆遷,購房人的利益將很難保證。雙方簽署的購房合同也不是法律認可的正式購房合同,如果房產出現糾紛,缺少法律支持。
第三,購買鄉產權那樣的小產權房無法辦理貸款,只能一次性或分期付款,這樣無形中會加大購房人的資金壓力,增加購房風險。
記者了解到,根據政策,國家是不予支持消費者購買小產權房屋的,對此,購房者要慎而為之。不要因為省錢,或一味跟隨“潮流”而“貪小利、吃大虧”,得不償失。
滬律網小編為您推薦以下相關文章:
小產權房能買賣嗎?
小產權房的法律問題
小產權房之比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