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資料 張先生29歲,公司職員,有社保,月收入稅后6000元,年終獎約4萬元。張太太供職于事業單位,公費醫療,工資稅后3500元,年終獎約3萬元。兩人現居住于父母家,無房,無車。 二人現有銀行定期存款5萬元,股票型基金2萬元,債券型基金4萬元,銀行理財產品12萬元,
個案資料
張先生29歲,公司職員,有社保,月收入稅后6000元,年終獎約4萬元。張太太供職于事業單位,公費醫療,工資稅后3500元,年終獎約3萬元。兩人現居住于父母家,無房,無車。
二人現有銀行定期存款5萬元,股票型基金2萬元,債券型基金4萬元,銀行理財產品12萬元,2萬元投資于股市。從2009年4月開始每月定投基金1100元。
張先生購買了10萬元終身醫療保險,每年保費6500元。張太太購買了12萬終身醫療保險,分紅型養老保險8.7萬元(分紅型是選用紅利再投資),每年保費11200元。兩人每年還會購買保險公司一年期的意外險一張(100元/人)。兩人每月開銷約4000元。
理財目標
1.計劃兩年內買車,并在西三環與西四環中間買房子。
2.三年內生孩子,希望有足夠教育基金應對孩子出國深造。
3.預留每年一次的旅游經費。
財務狀況分析
對“80后”而言,剛剛踏入社會,房價就進入快速上升通道,收入的積累遠趕不上房價的飆升,購房置業大多依靠父母的資助,進而出現“啃老族”的稱謂。客觀地說,借助父母的力量,填補年輕人特有的“收支剪刀差”,提前完成置業計劃,也可以說是必要的財務手段。
張先生是典型的奔三“80后”:參加工作幾年、小有積蓄,采取多種工具為家庭資產構建了投資組合,在社保之外又補充商業保險,表現出成熟、穩重的理財風格。理財目標層次清晰,但由于時間跨度較長,建議分成兩個階段來完成,即中短期規劃購房買車,中長期目標生育、養老。
理財顧問
全國十佳理財師,渤海銀行北京分行姜龍君
壓縮支出 感覺上當“房奴”
張先生計劃兩年內購房買車,因此要保持資金的流動性,特別是對購房需求而言,要避免因現金周轉不靈而錯失良機,故不必拘泥于一般的財務安排和投資回報。張先生的投資品種較多,包括基金、理財、股票、保險等,除分紅型養老保險外,均應視情況逐步回收,最終轉化為銀行存款,以備購房、買車、裝修之用。
在支付工具上,張先生夫婦應以借記卡為主。因為在申請按揭貸款時,銀行會將夫妻雙方的信用卡額度折算為或有負債,而且一旦在信用卡使用中產生不良記錄,將對借款人的貸款申請造成負面影響,故建議張先生夫婦將現有的信用卡全部注銷,待取得銀行按揭貸款后再另行申請。在注銷信用卡之前,先查詢一下已累積的積分,盡量換購成銀行禮品以免浪費。
在日常支出方面,每月4000元的開銷要有意識地壓縮,這倒不是因為開銷過大,而是希望張先生能提前體驗一下“房奴”的感受,避免到時手忙腳亂。張先生在保險方面的支出非常合理,但每月定投基金1100元,就顯得不那么必要了,特別是背負銀行貸款以后,可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停止基金定投。
購買小排量轎車
張先生計劃2年內購車,從購、養、用等全方面考慮,應選擇小排量、低排放、總價低的國產經濟型轎車,不僅可享受購置稅優惠,在日常使用中也不會增加太多負擔。
此外,張先生也可以挑選一部二手車,畢竟汽車只是代步工具,隨著收入的增加和家庭結構的變化,更換車輛是遲早的事,購車大可不必一步到位。
購房總價不超200萬元
張先生夫婦目前年收入18.4萬元,折算月收入1.53萬元,按照當前首套房7折利率,可申請20年貸款不超124萬元,30年不超157萬元,以20%首付31萬元至39萬元計算,張先生的按揭購房能力為總價196萬元以下,如有能力提高首付比例,則購買總價還可相應提高。
北京西三環與西四環之間的房價約每平米2萬-3萬元,張先生夫婦計劃3年內生育,應購買三居室以滿足使用需求,區位以距離幼兒園和小學較近為佳。從房價走勢來看,當前高漲的房價已引起政府高度關注,自2009年年底開始,中央和北京市相繼出臺了抑制房價過快增長和炒房的調控政策,一季度房價已出現松動,但期待大幅下跌并不現實,對于有剛性需求的張先生來說,不妨利用這一難得機會,積極尋找合適房源,在征得父母同意并資助的情況下果斷出手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