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價持續高企的今天,租房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選擇。但在租房過程中,不少人都碰到了棘手的煩心事。如何避免和解決相關矛盾?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和一些經驗豐富的租客,除了期待有關方面能進一步完善市場規范之外,租房族也有一些自己的對策。
二房東卷款 押金打了水漂
案例:“海歸”劉先生去年初來滬,通過某房產中介租住到浦東松林路。按照 “押一付三”的行規付了6000元。當時房產中介告訴他,這位賈某雖是二房東,但通過該中介租出過很多房子,而且他還是房東的朋友,可以放心。對租房知之甚少的劉先生便與賈某簽訂了合同。誰知,交了第二季度的房租后,房東李某找到了劉先生,說賈某沒交第二季度的租金。聯系后得知賈某已因故被逮捕,李某要取消和賈某的租約,并要求劉先生和室友立即搬走。劉先生預付的房租已經落到了賈某手里,他聯系中介索賠,中介卻一再推諉。
建議:頗有租房經驗的金小姐說,部分房產中介誠信缺失,為了收取傭金,一切以把房子租出去為準。在遇到問題時只當“老好人”,卻不解決實際問題。所以租客不能完全聽信中介一面之詞,簽約時要注意看房東是否有房產證原件;如果他不是房東,一定要有房東本人寫的委托書,最好是公證過的;如果相關產權不明確,就要看代收取房租人的身份證和戶口本等有效證件。建議租客選擇規模較大、信譽較好的中介。
空調安裝好 再搬不易轉走
案例:小余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由于預算緊張,找了一間簡單裝修的房間,里面沒有空調。 8月份天氣太熱,小余想讓房東安裝一個空調,但房東說什么也不愿意。無奈,小余自己湊錢買了個空調。現在半年過去,小余準備換租另外一間條件好點的房子。但新房已有了空調,這讓小余犯了難:舊房間里的空調該怎么辦呢?
建議:在租來的房子里進行簡單裝修或大宗家電安裝,有時候在所難免。如果是簡單裝修,在購買材料時就應該盡量選擇方便帶走的,或是可反復多次使用的。 “比如覺得水泥地板太冷,買一塊機洗地毯放在活動區域即可,比起鋪設地板紙來,省去許多麻煩。”市民陳女士建議。對于安裝在室內的大宗家電,最好的辦法是折價轉賣給房東。如果行不通的話,可以在比如“趕集網”等二手網站上轉賣。一位有過五六年租房經歷的陳先生建議租房族,大宗家電一定要保留好發票、保修卡等相關票據,這樣轉賣起來會方便很多。有些空調廠商在一年內可以免費移機,購買前應詢問清楚,如果以后需要轉賣能為雙方省下不少錢。
維修磨時間 租客無可奈何
案例:王小姐來滬工作不久,租住在長寧支路。雖然交通方便,但房屋設施比較陳舊,時常會出現一些毛病。有一次馬桶漏水,王小姐求助房東,房東口頭答應找人來修,卻一拖再拖,過了半月都沒有行動。無奈,她只好自己掏錢請人維修。最后她拿著發票請房東報銷時,房東卻說,本來他有朋友可以免費維修的,現在他不管了。 “每次的維修費用并不算多,但房東總是這樣磨時間,最后我只好自己掏錢,次數多了讓人頭疼。 ”
建議:租房維修費究竟該誰付?上海外灘律師事務所的崔律師表示:一般情況下,租房時簽訂的合同里會有相關約定。遇到有的合同約定不明的,按照交易習慣,租賃房屋中使用方改裝過的部分,維修費用應由使用方自己承擔;而改裝之外的部分,也分自然損壞和使用不當兩種情況。前者由房東負責,后者由租客負責。對這兩種情況的界定,可以請物業或有關維修方來進行,也可以向街道或居委會尋求幫助。現在每個街道都有司法調解科,居委會則有消費者投訴點,他們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租客解決一些小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