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環保(綠色)小區 非正式概念,主要包括:使用高科技環保型建材、推廣污水處理再利用技術、充分利用自然光資源、對小區垃圾實行無公害處理。實際上國家國家對建材有強制標準,對住宅小區綠化用地要求不可低于占地面積的30%,小區環保中并不包括對環境污染的控制與防范,如垃圾處理、水源水質、消除擾人噪音等等。此常概念常成為促銷噱頭。
2、花園式住宅 也叫西式洋房式小洋樓,即花園別墅。一般都帶有花園草坪和車庫的獨立院落平房式二三層小樓,建筑密度很低,內部居住功能完備、裝修豪華,并富于變化,住宅水、電、暖供給一應俱全,戶外道路、通訊、購物、綠化也都有較高的標準,一般為高收入者購買。
3、公寓式住宅 本義指擁有一個以上居住單位或者說擁有多個居住單位的樓宇,是相對于獨院獨戶的西式別墅住宅而言的舶來品,比較別墅更為經濟實用。該類住宅一般建在大城市,大多數是高層,標準較高,每一層內有若干單戶獨用的套房,包括臥室、起居室、客廳、浴室、廁所、廚房、陽臺等等,有出售型與出租型之分。
4、酒店式公寓 意為“酒店式的服務,公寓式的管理”,概念最早源于歐洲,是當時旅游區內租給游客供其臨時休憩的物業,由專門的管理公司進行統一上門管理。后發展成集住宅、酒店、會所多功能于一體的,具有“自用”和“投資”兩大功效的物業。國內的酒店式公寓最早出現在深圳,然后在上海、北京等地均有開發,但前幾年并未形成熱點。
5、雙景住宅 就是樓盤不僅要營造社區自身的小環境,社區周圍還有賞心悅目的自然風光,社區內外要講究合二為一,使社區內景包括建筑樓體與社區天然外景相協調,達到居室內外環境互動、交相輝映,正所謂“借外景造內景”。
6、TOWNHOUSE 也叫聯排別墅,正確的譯法應該為城區住宅,系從歐洲舶來的,其原始意義上指在城區的沿街聯排而建的市民城區房屋。
7、SOHO 是舶來“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縮寫,屬于住宅,但同時又融入了寫字樓的諸多硬件設施,尤其是網絡功能發達,能使居住的同時從事商業活動的物業。也指在家辦公、小型辦公的意思;也專指基于國際互聯網上的、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由選擇工作的、不受時間和地點制約的、不受發展空間限制的白領一族。
8、商住樓 與SOHO及小區住宅的不同在于商住樓更傾向于商務活動,以商為主、以住為輔,而非家庭居住。寫字樓完全不具備居住的配套設施,且不允許居住,商住樓則相反;但商住樓的設計必須滿足像寫字樓所需的商務活動設施,如交通、停車、大流量高速度的垂直交通、集中公廁、咖啡廳、餐廳、商務中心、機票服務、銀行、寬帶網絡、開放式大廳、公共會議大廳等。商住樓一般都是以住宅立項的,因此其土地使用權的最高年限為住宅用地的最高年限,即70年。
8、LOFT 英文字典中把它譯為閣樓,倉庫。該時尚的居住與生活方式源于上世紀美國藝術家與設計師們利用廢棄的工業廠房,從中分隔出居住、工作、社交、娛樂、收藏等各種空間的模式。其定義要素主要包括:高大而開敞的空間,上下雙層的復式結構,類似戲劇舞臺效果的樓梯和橫梁;流動性,戶型內無障礙;透明性,減少私密程度;開放性,戶型間全方位組合;藝術性,通常是業主自行決定所有風格和格局。面積不定,客戶可根據需求切割購買。
9、板樓和塔樓 塔樓的平面圖特點是:一層若干戶,一般多于四五戶共同圍繞或者環繞一組公共豎向交通通道形成的樓房平面,平面的長度和寬度大致相同。這種樓房的高度一般從12層到35層,一梯4戶至12戶。板樓的平面圖上,長度明顯大于寬度。板樓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長走廊式的,各住戶靠長走廊連在一起;第二種是單元式拼接,若干個單元連在一起就拼成一個板樓。一般是塔樓平面方高度高,板樓平面長高度矮。
10、智能化住宅 指利用系統集成方法,將智能型計算機、通信、信息技術與建筑藝術有機結合,通過對設備的自動監控、對信息資源的管理和使用者的服務及其與建筑的優化組合,所獲得的高效率、高功能、高度安全與高度舒適的建筑?!度珖≌^智能化系統示范工程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將全國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建設分為一星級、二星級和三星級三個等級。
11、安居工程住房是指直接以成本價向城鎮居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優先出售給無房戶、危房戶和住房困難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出售給離退休職工、教師中的住房困難戶,不售給高收入家庭。成本價由征地和拆遷補償費、勘察設計和前期工程費、建安工程費、住宅小區基礎設施建設費(小區級非營業性配套公建費,一半由城市人民政府承擔,一半計入房價)、1%-3%的管理費、貸款利息和稅金等7項因素構成)。
12、經濟適用住房 是指根據國家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計劃安排建設的住宅。由國家統一下達計劃,用地一般實行行政劃撥的方式,免收土地出讓金,對各種經批準的收費實行減半征收,出售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按保本微利的原則確定。
13、國家康居示范工程 由建設部住宅產業中心實施,目的是在以往的“2000年小康住宅科技產業示范工程”和“城市住宅小區建設試點”的基礎上,以現代建筑技術、新型建材、部品與設備等實用新技術作為技術支撐,將近年已有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集成,以工程示范作為產業化鏈條,綜合采用新型結構體系、供排體系、隔墻體系、廚衛體系等新材料、新部品,從而為住宅產業現代化作出示范。
14、普通住宅 各地標準不一,在成都指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住宅:小區建筑容積率在1.0以上;單套建筑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下;實際成交價格低于公布的同一范圍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4倍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