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小區物業公司的孫先生表示,由于小區樓層的很多設施已過保修期,樓道經常漏水,需動用房屋維修基金,可由于一直找不到業委會負責人,事情一直沒有進展。“只要有一點事,業主就會找物業公司,可有些事我們也沒辦法解決。”孫先生說,物業服務企業收益非常低,只是一個保姆的角色,不能操辦一切。
網友“微微風”向記者講述了某開發商和部分業主因停車位發生爭執的事。“微微風”對物業公司夾在開發商和部分業主之間,不知如何做事才好的苦衷表示理解。“微微風”說:“當小區大門被部分業主堵塞時,大家都抱怨保安不負責任,可憨厚的保安除了陪著笑臉不停解釋外,沒有辦法消除業主們的不滿和怨言。”如何處理開發商遺留下來的問題,也成為業主們維權的重點。每逢此時,物業公司常替開發商“背黑鍋”。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維護業主們的利益呢?“微微風”認為,開發商應把屬于業主們的權利歸還,“在小區業主委員會成立后,該移交的東西移交,該退出的地方退出,讓業主們當家做主”。
在這次由襄城檀溪花園成為垃圾小區后引發的討論結束時,記者欣聞當地社區居委會和市房管局物業科已開始介入,計劃組建居民自治小組,以臨時過渡;同時,不少業主開始張貼公告,征集簽名,積極參與小區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