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五一”小長假本來是房地產銷售的“黃金周”。但今年都不同,一線城市住宅成交量迅速下滑。業內人士表示,成交量迅速下滑,只能說明政策暫時拉住了房價過快上漲的韁繩,房價仍可能在高位運行。開發商對待這輪調控也比較淡定,因為他們還能享受到優惠的開發貸款。
記者注意到,從“國四條”到新“國十一條”,二套房貸三套房貸層層收緊,然而,關于房地產開發貸卻都只是模糊的表述為“嚴格審查”。
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者和開發商進入“拉鋸”6個月左右,開發商可能會因需要回籠資金而選擇降價銷售樓盤。然而,根據王海斌了解到的一些信息,截至“五一”節前,從華南的一些房地產上市公司情況看,目前開發商不僅自身資金比較充裕,并且還可以享受到銀行開發貸款利率九折的優惠。“在一定程度上,'淡定’可以用來形容銀行和開發商現在的狀態。”
調控政策不能使房地產市場進入“休克”狀態。這一輪的調控,達到了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目的,近3個月房價將會維持在平穩的水平,如果成交量繼續下滑,6個月后房價可能出現緩慢下降。
相關背景:
4月30日,北京出臺樓市調控“京12條”,規定了臨時性的限購措施:同一購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購買一套商品住房;暫停向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不向不能提供1年以上本市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居民發放貸款。5月2日,市住建委公布了落實該政策的實施細則:購房人須申報家庭成員情況,騙購者不予辦理房產證。
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最新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北京二手房交易跌入冰點,5月1日、2日的日均簽約量僅為211套,與4月日均簽約量1164套相比,降幅達82%。
隨著樓市新政陸續推出,此前的恐慌性需求開始迅速降溫。特別是在“五一”小長假期間,4月份登記的購房人群中,12.5%的人選擇了棄購租房,期待房價能夠大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