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央黨政機關公務員長期存在的福利分房不同,地方公務員福利分房在近兩年內才興起,而小產權房已經成為一些地方的獨特模式。
據記者調查,目前,重慶、浙江、江蘇等地正在推行“城鄉統籌”和“農地置換”。大批農民通過宅基地置換變身市民,其原有土地上交后,經過統一規劃建設新社區。其中,不少地方公務員分得了位于城郊農民社區內的小產權房。
業內人士指出,地方政府控制小產權房以及變相福利分房的能力有限,主要原因是很多公務員住進了這些小產權房和變相福利房社區內,而當地房屋管理部門能審批和發放產權的只是部分房屋。大多數農村新社區以及政府職能部門所建設的新房,地方建委無權管轄。
另外,很多地方政府的職能部門,以房屋翻新或者危房改造名義建設的房屋,甚至還不需要涉及產權證問題。“因為過去就有產權證,現在只是重新辦,變化只在于辦成多大面積而已?!敝槿耸客嘎丁?/P>
更有甚者,河南省某地級市日前還爆出,有當地政府部門集資建房面積嚴重超標、集資建房對象超范圍;違反建設工程規劃施工,建設聯排別墅。其中,包括已經竣工的為地方官員而建“府邸花園別墅群”、“酈水花園”等。
有法學專家表示,近幾年,城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集資建小產權房低于市場價格甚至低于開發成本,擠占了按市場行為經營的企業的市場空間。而一些特權部門利用集資建房大肆謀取私利,實際上是侵占公共資源、侵吞國有資產,同時也暴露了政府在土地管理上存在的巨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