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由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等多部委參與制定的土地改革總體方案目前已成形并提交審議,其中,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和農地入市是此次土改的兩大重點,而備受業界關注的小產權房問題依然沒有突破,轉正遙遙無期。
小產權房目前放開猶如“飲鴆止渴”
眾所周知,小產權房是我國城鄉二元土地制度的產物,土地制度的雙軌制導致農村土地市場供需兩旺。首先,開發商在開發農村集體土地時,不需要繳納土地出讓金及各種稅費,利潤空間較城市土地開發更大。同時,受城市高房價的擠壓,不少購房者為了擁有自己的房子,無奈選擇了城郊價格低廉的小產權房。當然,政府的監管不力也成為小產權房“蓬勃發展”的一個主因。
目前,我國小產權房數量龐大,如何合理處置小產權房問題一直是政府面臨的一道難題,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這導致“小產權房即將轉正”的猜想沸沸揚揚。但是土改總方案表明小產權房轉正的“口子”目前仍不能放開,我們認為主要是因為放開小產權房是對我國18億畝耕地底線的挑戰。如果小產權房轉正,在利益的驅使下,鄉鎮政府或者農民勢必會把耕地拿出來開發小產權房,這樣,或許不久就會出現農民“耕無可耕”的局面。因此雖然放開小產權房可能會促使房價的下跌,但長遠來看危害更大,不能行“飲鴆止渴”之事。
集約用地、政府監管杜絕小產權房蔓延
總之,我們認為小產權房轉正無望且困難重重。但是,實際上卻是小產權房的“屢禁不止”。對此,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以求做到“永絕后患“。首先,加大集約用地力度,增加市場供應。只有做到集約用地,才能促使大量閑置建設土地入市,增加土地供應,從而實現房價均衡平穩,拉低“大、小產權房”的房價差,從根本上消滅小產權房繼續蔓延的依仗。
其次,加強政府監管力度,制定明確處罰條例。雖然小產權房屬于違章建筑這點大家均明了,但是因一直沒有明確的小產權房的處置辦法及懲罰規章,導致小產權房一直游離于法律之外。雖然政府相關部門在不少會議、報告中都提及到相關問題,但是在落實方面確實遲遲沒有動靜。未來小產權房到底將何去何從?對于不斷嘗試超越紅線的那些人有該如何處置?這些問題不提出實際提出解決方案,小產權房的問題還將繼續糾結下去。
總體而言,政策的方向既已確定,不斷強調都是紙上談兵,抓緊落實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