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年代,房地產市場在經過前期的大幅上漲之后,終于步入了一個低迷盤整期,這也讓許多投資者沒了方向。 怎么辦?其實市場的蕭條并不可怕,對于購房者來說反而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做好準備,而尋找未來看漲型房產就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樓市調整讓人心慌 股
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年代,房地產市場在經過前期的大幅上漲之后,終于步入了一個低迷盤整期,這也讓許多投資者沒了方向。
怎么辦?其實市場的蕭條并不可怕,對于購房者來說反而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做好準備,而尋找未來 看漲型 房產就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樓市調整讓人心慌
股市又創新低了! 隨著人們的一陣陣驚呼,上證指數的下跌再次撞擊著人們的心理承受底線。與股市仿佛一條船上的兩個兄弟,近期的房地產市場也受到了各方的關注,它的一舉一動也讓許多投資者忐忑不安起來。
一位老讀者目前給記者來信,他在信中寫道,房地產市場去年漲得讓人看不懂,但今年的市場卻似乎變了天,完全成了另一番景象。他說: 其實我本來今年也有購房的打算,但看到市場這樣的走勢就有些舉棋不定了。想等房價跌了再買,但一直等下去終究也不是個辦法,我究竟該怎么辦呢?
這位讀者的話非常具有代表性。
許多投資者也都存在著同樣的疑惑。面對當前徘徊不前的樓市,市場的跌宕起伏讓許多購房者都沒了方向,買了房怕房價跌,不買房又著急,這似乎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那么,究竟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記者在這里給出的建議是,在市場低迷期反而要做好購房準備,尋找 看漲型 房產就是一個好方法。
的確,今年以來全國各地的房地產市場都出現了價格盤整的局面,有些地區房價的 高臺跳水 更是惹來了各方的的關注。日前,深圳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發布 2008年1~7月深圳房地產市場分析報告 官方權威數據,結果顯示,今年1~7月,商品房空置面積165.68萬平方米,同比增加近三成,其中住宅空置面積更是同比增加超過九成。深圳全市新建商品房銷售規模繼續下降,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而此前傳出的因房價下跌而 斷供 的傳聞,更進一步強化了人們的恐慌心理。
同樣,北京樓市降到 冰點 的銷售量絲毫也沒有回暖的起色,而房價環比回調也已是公開的秘密。雖然目前北京商品房整體銷售均價依然處于 高位盤整 ,但有觀點認為,如果成交量持續低迷6個月以上,行業內就很可能出現明顯的價格調整,只有價格理性回歸,才能釋放真實需求。而上海樓市的成交量也是一月不如一月,根據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發布的統計數據,7月份,上海商品房的成交量約為101.96萬平方米,比6月的143.15萬平方米下降28.77%。其中,商品住宅的成交量約71.81萬平方米,比6月的104.26萬平方米下降31.12%,與去年7月的217萬平方米相比,降幅更是高達66.91%。
在新房市場低迷、二手房市場疲軟的大背景下,各地樓市無疑都慘淡地結束了2008年上半年。而且根據業內專家的分析,貨幣緊縮政策在下半年不會松動、樓市成交清淡局面也不會有太大改觀,這無疑給了房價更大的壓力。
樓市個性化正顯現
市場的現實無疑是殘酷的,它不僅給后市走向帶來了諸多迷茫,也讓購房者變得更為謹慎小心。不過與此同時你有沒有發現,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分化走勢,個性化的特征正非常清晰地顯現出來
首先我們可以發現,不同城市的房價走勢出現了明顯的分化。今年以來深圳房價出現了讓人心驚的 跳水 行情,而與此同時上海房價卻是波瀾不驚仍然在高位徘徊;其次,同一城市不同區域之間的房價也表現出了明顯的分化,比如在上海不少外圍區域房價出現調整的同時,一些中心城區優質項目的價格卻仍然保持了上揚的走勢。
對此,北京師范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鐘偉提出的一個觀點頗值得大家關注。他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的顯著特征是分化和重組,包括:不同區域市場的房產價格將明顯分化;不同物業類型的價格會分化明顯;城市核心區和遠郊區的價格走勢會出現分化;開發商隊伍將出現明顯分化。這種分化的走勢也是由深層次的原因造成的,深圳前期的暴漲早已脫離了其自身的需求,現在就必然會遭到市場本身的抱負。而這種情況在單個樓盤上就表現得更為明顯了,那些具有較高含金量的房產明顯表現出抗跌性,就是在低迷市道中也仍然被人們所 看漲 。
一位業內人士的說法頗為形象: 在特殊的市場環境下,樓市正在出現兩極化趨勢,其基本的表現就是,好的產品熱賣,差的樓盤乏人問津,而且熱賣的樓盤價格會更高,滯銷的樓盤即使降價也難以吸引人氣。 其實在此前發生的那波樓市大潮中,樓盤的價格總體的表現是一個齊漲的狀態。但經過這一輪市場的洗禮,未來樓市即使走出調整進入復蘇的狀態,也不會再是簡單的共漲局面,價格分化的態勢將會清晰地表現出來,有些樓盤會脫穎而出,而另有一些則將止步不前。由此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物業類別不由得進入了我們的視線,,那就是集合多方面優勢的 看漲型 房產。
這一點在中國港臺地區的房地產市場都可以得到佐證,比如香港地區雖然經歷了1997年之后樓市的大起大落,但我們發現在后來的復蘇期中,不少在低迷時期購買的優質房產價格都遠遠跑贏了 大盤 ,對此香港的地產界元老施永青也是非常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