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隨著市場的變化,商鋪無疑成了時下人們關注的熱點,但在投資高漲、“銷”煙四起之際,投資者所必須面對的市場風險也是不容忽視的。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就要多了解相關的投資技巧,避免在實際的操作中走入誤區。 商鋪市場成熱點 在針對住宅市場的一系列調控政策出
提要:隨著市場的變化,商鋪無疑成了時下人們關注的熱點,但在投資高漲、“銷”煙四起之際,投資者所必須面對的市場風險也是不容忽視的。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就要多了解相關的投資技巧,避免在實際的操作中走入誤區。
商鋪市場成熱點
在針對住宅市場的一系列調控政策出臺后,近期的商鋪市場無疑成了一個大家關注的熱點。許多投資者是不甘寂寞的,在住宅市場遭受了一輪輪的政策洗禮之后,不少人便把注意的焦點集中到了商鋪市場上,希望可以從那里覓得可投資的良機。根據合富置業統計數據顯示,從5月份開始,廣州住宅投資客環比下跌五成,而被譽為“資金避難所”的商鋪交投則節節升溫。合富置業商鋪專家表示,“4·15新政”后,預算在100萬~200萬元之間的投資者數量增長較明顯。合富置業數據顯示,廣州高達七成的商鋪成交個案是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下。
同樣,土地市場上也顯現出來了相類似的跡象。從近期土地成交情況來看,自4月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之后,商辦用地成交比重逐步上升。根據中原統計的十二個大中城市土地成交數據顯示,商辦用地成交宗數比重由4月的25.61%上升到8月的41.05%,成交土地面積比重由4月的5.10%上升到8月的38.72%。另外,商業和辦公樓開發投資額占整體開發投資額的比重也開始呈現出逐步回升的態勢。中原集團研究中心高級經理劉淵認為,雖然土地的成交結構與地方政府的推地計劃有密切關系,但由于住宅市場受到調控的影響,開發商此時已不失時機地逐步將目光轉向商業地產市場,從而帶動商辦用地市場近期的活躍成交。
據了解,自去年年底以來,很多大開發商都開始將目光齊齊對準商業地產,包括萬科、華潤、首創、合生等知名住宅的開發商,都紛紛加緊了全國范圍內“圈地”布局商業綜合體的步伐。今年以來,萬科加速了商業地產開發進程,東莞、西安、北京各地項目緊鑼密鼓開張,投資總額超百億元。而此前保利方面也表示,保利將全力沖刺商業地產領域,未來的3~5年間,將持有性商用物業的投資比例逐漸增大到全部投資的30%。
當然,人民幣升值也是對商業地產市場不小的推力。戴德梁行中國華北區董事總經理何衍鈞認為,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及中國房地產市場收益增長前景,都在吸引海外資金進入該市場,而隨著商業地產需求逐步復蘇,商鋪市場將逐步成為投資熱點。他表示,中國此前決定繼續推進匯改,而人民幣升值預期使大量國際資本產生進入中國的投機需求,由于在中國監管層的嚴密監控下國際熱錢無法進入中國的住宅產品,因此更有可能進入商業地產。而在中國的商業地產市場中,何衍鈞認為商鋪市場發展較晚,目前不管是硬件、軟件還是運營能力都尚處于一個早期發展階段,而中國國內消費市場中消費者購買力的迅猛發展也讓全球投資者印象深刻,因此受到追捧。
的確,在當前的樓市大背景下,有人打了這樣一個比方,“投資商鋪是金,投資辦公樓是銀,投資住宅是銅”。其中,異地購買商鋪更是近來引人關注的特別現象,異地商鋪投資者大多是從一線城市轉向二三線城市,較為低廉的價格顯然是吸引他們的主要原因。有不少觀點認為,雖然2009年商鋪價格也出現了溫和上漲的態勢,但卻被掩蓋在住宅瘋狂上漲的態勢下,市場上甚至出現了商住倒掛的現象。而近段時間出臺的政策主要針對住宅市場,而商鋪市場基本沒有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商鋪將會迎來一個補漲行情。
投資要避免入誤區
商鋪市場的確是一塊誘人的餡餅,但對于那些習慣于在住宅市場跌打滾爬的人來說,投資商鋪要獲得成功卻并非是一件易事,說得簡單一點,商鋪投資的技術含量要高得多。一位開發商也這樣坦陳:“商業地產不同于一般的房地產,開發商將面臨后期經營管理上的諸多問題。商業地產有四五個環節,從最開始的開發商到投資者,再到經營者,有可能還經過商戶,才到達終端顧客,這多出來的鏈條無疑加大了商業地產運作的復雜性。當前現實的情況是,開發商和投資者比較熱,而經營者和消費者卻比較理性,但商業地產最終的買單者還是消費者?!彼栽诋斍暗氖袌銮闆r下,對于那些想在商鋪市場一展身手的投資者來說,保持一個平常的心態是相當重要的,尤其是不要在“銷”煙四起之際,急匆匆踏入一些誤區,下面記者就舉出了其中的一些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