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牡丹江市東三條路“芙蓉大市場”上面的高層住宅內,一名中年婦女兩眼無助地坐在窗邊,欲跳樓輕生,幸被當地公安機關及眾多好心人勸阻,才沒有發生悲劇。好端端的一名女子為什么要跳樓輕生呢?這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為了一探究竟,記者趕赴牡丹江進行采訪。
幾十萬買的房子要被收回
跳樓女子名叫趙某香,2004年,她看見牡丹江市東三條路的1728片綜合樓建成,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于是花80萬買了兩套門市房,總建筑面積161平方米。
趙某香回憶說,買房時該綜合樓一樓辦公室管經理接待她。管某林專門拿出了營業執照和銷售房屋許可證,當看到法人代表是孫麗萍,而不是管某林時,趙某香提出疑問,但管某林拿出了一份委托書,委托書上寫著,“現委托管某林同志為牡丹江1728片街坊改造工程項目經理,負責該項目的開發、房屋銷售工作。”委托人為孫麗萍。趙某香看到委托書后才放心地將80余萬購房款交給管某林,并簽定了商品房買賣合同。第二年,主體樓開始辦理進戶,趙某香拿到門市房鑰匙,并將門市房正常出租經營。可是到了2009年,趙某香突然接到牡丹江市東安區法院的傳票,告之其已被新疆華灜房地產開發公司起訴,稱管某林無權出售該樓,要求收回其購買的兩套門市房。
和趙某香面臨同樣遭遇的還有該樓的另一戶居民劉娟夫婦。劉娟告訴記者,2003年她花19萬購買了該樓401室住宅,2005年10月進戶入住。2009年9月,劉娟一家突然接到法院的傳票,稱“新疆華灜開發公司狀告劉娟非法占有1728片綜合樓401室房屋,要求其立即遷出此房。”劉娟回憶說,我們當時是在售樓處買的房子,簽的是正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并且從2005年入住到現在,每年都正常交物業費,這期間也沒有人說房子有問題,時隔5年了,現在突然冒出來個開發公司,要搶走房子,太不可思議了!
據知情人講,孫麗萍是1728片綜合樓的開發商——新疆華灜房地產開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當年管某林就是拿著她的授權書建房售房的。2002年,新疆華灜房地產開發公司法定代表人孫麗萍在取得1728片綜合樓的開發資質后,就將該項目轉讓給了管某林。管某林在交納完轉讓費及掛靠費后,就同孫麗萍簽署了工程轉讓協議書,此外孫麗萍還給了管某林授權委托書及公章。之后管某林掛靠到牡丹江華聯建筑公司,以開發商和建筑商的雙重身份去建設和出售1728片綜合樓。在此購房的居民們告訴記者,1728片綜合樓開工后管某林遇到資金不足問題,經常是賒工賒料,并且向熟悉的購房人借錢。大家已經先期支付了部分購房款,因此害怕大樓建不起來自己的血汗錢打了水漂,于是同意借給管某林一部分資金,管某林承諾支付一定的利息。
政府介入調查原開發商疑點重重
趙某香無奈地說,當時,管某林的雙重身份以及借錢的行為,讓購房人感到事情有些蹊蹺。可后來房子蓋起來了,大家也都順利入戶了,心中的疑云也就漸漸散去了。但是2007年發生的一件事情讓大家感到事情遠非這么簡單。購房者唐振芹說,2007年1月份的一天,她曾親眼看見一名自稱新疆華灜公司董事長的孫麗萍野蠻地撬開管某林辦公室的房門,拿走管某林的帳以及新疆華灜的委托書,并揚言說這個大樓是她開發的,不是管某林開發的。去年,趙某香等幾位住戶接連收到了法院的傳票。來到法院應訴后,他們得知,1728片綜合樓的開發商新疆華灜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總經理孫麗萍把他們起訴了,認為當年管某林賣給他們房屋的行為是無權代理行為,并要求他們盡快騰出居住的房子。牡丹江市東安區人民法院支持了孫麗萍的訴訟請求。法院的一紙判決讓居民們手中的購房合同成了一紙空文。
居住了多年的房子一夜之間成了別人的財產,購房人幾十萬的錢財轉眼就要打水漂,趙某香、唐振芹等人決定要堅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她們向牡丹江市委領導映此事,引起市委領導高度重視,立即責成牡丹江市房產住宅局調查此事。
牡丹江市房產局一位工作人員調查后指出:“管某林有一個施工合同顯示,管某林是新疆華灜公司牡丹江分公司的代理人,代理新疆華灜公司在牡丹江1728片工程的一切事物。”這位工作人員還介紹,1728片綜合樓項目立項后,有關該項目的一切審批手續,如土地審批、規劃、房屋銷售手續都是管某林一手經辦的。這些事實都表明管某林就是新疆華灜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實際代理人,再加上他手里有公章、商品房銷售合同等文件,在這種情況下,市民們作為房屋的買受人自然有理由相信賣給他們房子的人就是新疆華灜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工作人員。
此外,該市房產局在對新疆華灜房地產開發公司的開發資質調查中發現,該公司曾在2003年、2004年連續兩年用單位介紹信進行注冊。并且,該公司曾于2006年12月被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工商局吊銷了營業執照。
為保房產居民整日不得安寧
事情調查有了進展,居民們應該很高興。不過居民們告訴記者,他們現在也很鬧心,因為經常會有人來騷擾居民,甚至要侵占他們的房子。新疆華灜房地產開發公司法定代表人孫麗萍起訴1728片綜合樓住戶勝訴后,她就要求住戶們遷出目前居住的房子。但是居民們認為花了好幾十萬買的房子,堅決不能搬出。
唐振芹向記者敘述了他們至今難忘的幾次“保房”場景。2009年9月的一天,來了三四十個青年人,將綜合樓管理辦公室的門鎖全部更換,并打算長期“占據”該樓。拒不離開的唐振芹,在一樓沒有供暖的情況下,與三四十個青年人每天24小時共同“占據”大市場近五個月。2010年6月中旬,二三十個殘疾人拉來一堆紅磚、沙土,欲將市場正門及通往辦公室的門封閉。唐振芹與之發生了激烈的語言、肢體沖突,最多時候一天之內報過8次警,轄區派出所全員出動化解矛盾。2010年7月,四五十名農民工再次沖入市場內,欲用一車木料搭建床鋪居住,唐振芹與之沖突后再次報警,4名全身武裝的防暴警察趕到,才制止了事態的進一步惡化。為了保住自己的房子,居民們為此付出了太多太多,他們開始一天24小時不間斷值班。記者在小區門外看到,七八名居民正圍坐在一起,保持高度警覺,隨時準備應對來搶房的人。
針對此事情,記者采訪了牡丹江市東安公安分局,該局的劉局長表示,目前,牡丹江市委書記和牡丹江市公安局長都作出了批示,全局都非常重視此事,已經成立調查小組,正式介入調查,待事情調查清楚后,一定會給老百姓一個公平、公正的處理結果。
采訪后記者莫名收到“律師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