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展示先行能有效減少買期房糾紛
買樓時看到的沙盤中心花園被一條寬寬的市政路穿“心”而過,小區被“劈”成兩半。這樣的典型案例經常見諸報端。近日,位于通州的某項目對包括周邊規劃在內的通州新城規劃進行展示,滿足業主對規劃的“知情權”。
■小區被“劈”全是開發商隱瞞規劃的錯
開發商能拿出來進行合法銷售的房子,都在被納入城市規劃中安排的規劃用地范圍之內。根據城市規劃法律法規,任何一塊城市規劃建設用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周邊都有一些市政、商業、教育配套、其他建設用地等。
很多樓盤的業主入住后發現,開發商售樓沙盤里展示的“小區緊鄰百米綠化帶”或“萬畝森林公園”被道路或其他樓盤所“代替”。業主認為開發商當初賣樓時應當了解該區域的規劃,不該隱瞞有市政路穿過小區的實情。因此,紛紛找開發商討說法。
■規劃展示亮出樓盤“底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樓盤對購房人關心的小區所在地區規劃問題采取事先告知的“透明”做法,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糾紛的發生。富貴園的開發商告訴記者,該公司事先從規劃部門查閱到該地區的規劃圖紙,進行復印后,在售樓人員向購房人介紹小區的開發情況時,拿出規劃圖紙進行介紹。這些蓋有規劃部門印章的規劃圖紙,不但使購房人對小區的前景有了“譜”,而且開發商在購房人心中的誠信度也有了提高。
近日,靚景明居的開發商聯合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通州區分局,還專門在銷售大廳舉辦了一場規劃展:通州新城規劃與未來靚景展示。規劃委向
業主和周邊居民詳細介紹了通州新城的規劃情況,著重對該項目周邊的詳細規劃等情況與業主進行交流。雖然現場展示的規劃圖紙中,道路、綠地、配套商業以及學校、幼兒園等設施,都是一些紅、藍、綠、黃、紫等顏色的線條、色塊,但通過規劃師的現場講解,業主們還是看懂了小區周邊將來要建成的“模樣”:社區東側是規劃中的商業金融中心,南側是規劃中大型綠地,東側是正在建設中的通州中醫醫院。
市規劃委員會通州區分局的規劃師表示,在樓盤展示城市規劃,是該單位的第一次,這次展示還吸引了周邊的巴克公寓、新華聯家園的一些業主來觀看,業主們對自己購買或居住的小區在城市規劃中所規劃的前景表現出很強的“知情”心理,問題也問得很細,都想從政府渠道了解樓盤在規劃建設方面的“底細”。
■“知根知底”才能買著放心
在當前開發商所出售的房屋中,期房仍占據相當高的比例。雖然現房可以看得見摸得著,但當買房人在看好的地段找到可以接受的房價的房子,常常發現這是一個期房項目。如何能買到貨真價實的房子,避免陷入“欺房”的陷阱中,是很多購房人關注的首要問題。
北京京都房地產開發公司銷售總監陳女士認為,目前市場上的所謂期房風險,除樓盤因為開發商資金短缺導致無法完工外,主要就是開發商隱瞞或故意回避一些樓盤的規劃設計、施工進展、裝修品位、物業管理單位的情況以及周邊環境的規劃、市政配套的建設等實際情況,導致將來業主入住后的房屋、環境、物業管理水平與當初開發商賣樓時的描述不符。這種“不符”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業主入住的房子與開發商所描述“將來時”的現房品質下降,業主往往這時才發現買期房時花費的大筆購房款,有一部分被開發商的夸大其詞“套”走了,因此覺得多支付了房款,很冤,就會強烈要求開發商實現當初的“描述”。而開發商在賣掉房子之后,多數不愿意再支付大筆費用為以前的“描述”買單。這種情況就造成業主與開發商鬧糾紛。
■業主知情權不能被忽視
房地產專業律師林小建認為,業主知情權主要有,了解樓盤周邊環境建設、樓盤的施工進度、裝修中使用的品牌、選用的物業管理公司的資質、管理經驗以及收費標準,車位的位置、數量、停車費等。這些問題都是開發商在售樓階段向購房人進行說明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遮遮掩掩,往往會讓購房人產生開發商缺乏誠信,甚至可能存在欺詐行為的想法。目前,一些開發商進行了很多公開樓盤開發建設細節的嘗試,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業主的知情權,減少了糾紛的發生。這些做法包括:規劃公示;成立業主監事會,向監事會公布設計方案、設計圖紙,業主可以通過監事會隨時監督工程進度與質量;事先簽訂物業管理公約,公示物業公司的資質、管理經驗、收費標準及依據。另外,一些精裝修項目的開發商通過對交房標準的樣板間進行公證,讓業主們了解裝修工程進度與裝修材料的品牌以及細節的處理,以防止發生“貨不對板”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