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的一天上午9:30分,深圳某大廈B座2號電梯突然在10樓發生故障,電梯內6名中年乘客被困。B座大堂護衛員接到求助信號后,立即向管理處和監控中心作了報告。
監控中心也在閉路電視中發現了電梯乘客被困。值班人員馬上用電梯內對講機對被困乘客進行安撫,勸說乘客不要驚慌,同時把電視監控屏幕定位在2號梯內,隨時觀察電梯內的情況變化。
管理處領導和電梯工接到報告,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解救工作。監控中心隨時用對講機向被困乘客通報解救工作的進展:管理處領導和電梯工已經到達現場……現場解救工作已經開始……電梯故障點已經找到……維修人員已經采取技術措施……(人處于危險之中心情都會焦躁,此時如果能及時知道有人在積極的關注和進行救援,心理就有了底,情緒就會平靜許多)。
lO分鐘過后,故障排除。當被困的乘客從電梯出來時,盡管臉上還流露著恐懼,但神態還算平靜。管理處領導立即迎上前去,一再表示歉意,并詢問有無不適,需要不需要到醫院檢查一下……(常言說,禮多人不怪。在人家有可能怪罪的情況下,尤其更要禮多)乘客們聽到管理處誠懇的話語,看到現場忙碌的管理處員工,也就表示了諒解。
處理完畢,管理處又在《管理日志》上做了詳細的全程記錄,包括電梯困人發生時間、報警時間、救援第一人到場時間、救援采取的措施、救援結束時間、有無損失和人員受傷等等,以各查。
點評:"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所以有失仍可以不失為智者。智者其智不僅表現在少有失誤,而且表現在一旦有失,能夠爭分奪秒、千方百計去補救。補救得好,人們就原諒甚至忽略了其過失,依舊視其為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