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讀者舉報更多群租房事件,并希望有關部門盡早對群租房實施管理。然而,就目前的法規而言,群租房確實屬于管理真空。 受害于群租房的還不少 一位王女士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她所居住的清涼門大街***號... 不少讀者舉報更多群租房事件,并希望有關部門盡早對群租房實施管理。然而,就目前的法規而言,群租房確實屬于管理真空。
受害于群租房的還不少
一位王女士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她所居住的清涼門大街***號的辰龍綠苑東區,有一戶居民將家中139平米的房子,隔出了12間出租給大學生。她向物業反映過,但物業表示,這不在他們管理范圍內。王女士很苦悶,因為這些學生每天都要玩到很晚,而一有聲音她就睡不著覺,原先睡眠很好的她,現在老是失眠。
另外一位劉先生痛苦地告訴記者,他們家也是群租房的受害者。他家位于3樓,可2樓房主將室內開了一個棋牌室,4樓的房主則將房屋隔成了好幾間,群租給外地人。現在一回到家,就沒個寧靜,家里上小學的孩子為了不受影響,都無奈睡到外婆家去了。
房管和工商都說 管不了
南京群租房目前沒有明確管理方。 南京市房管局人士說,單從租賃行為本身來講,群租并沒錯,不過可能會產生治安及消防隱患。由于南京在這方面法規缺失,因此房產部門并不能禁止他們出租。
記者昨天致電鼓樓區工商局,該局新聞發言人坦言,群租房問題他們確實沒有討論過。如果要談經營行為,那么無論你租賃對象有多少,都屬經營行為。但就目前而言,南京出租房屋的房主幾乎沒人辦理營業執照,因此工商部門也不太好過問。他說,群租房性質很特別,是否需要辦理營業資質,還得研究再說。
業主建議借鑒上海經驗
據了解,上海早在2004年就爆發了群租糾紛,并出臺規定:租房的人均建筑面積不得低于10平方米,或人均使用面積不低于7平方米;其中向單位出租用作集體宿舍的,承租人的人均建筑面積不得低于6平方米,或人均使用面積不低于4平方米。蘇州今年也出臺類似規定:租房的人均建筑面積不得低于12平方米。
不少業主提出,應該借鑒上海的規定,將群租房的管理上升到地方立法的程度,制定專門法規進行管理。他們建議,加大對出租者的責任意識,在群租之前,就要針對小區業主的生活質量是否受到影響,繳納保證金以約束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