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從網上看到你們掛出的慶春路附近小套,看實景照片挺滿意,請問租出去了嗎?” “稍等,我查詢一下后給您回復,請留下您的聯系方式。” 數分鐘后,電話回復,“不好意思,昨天剛租掉,不過我們還有其他好房源,向您推薦……” 連日來,在體育場路附近工作的王女
“您好,從網上看到你們掛出的慶春路附近小套,看實景照片挺滿意,請問租出去了嗎?”
“稍等,我查詢一下后給您回復,請留下您的聯系方式。”
數分鐘后,電話回復,“不好意思,昨天剛租掉,不過我們還有其他好房源,向您推薦……”
連日來,在體育場路附近工作的王女士通過網上看中的房子,總是得到中介“已租出”或“聯系不上房東”之類答復,接連碰壁后,她對網上房源的真實性產生懷疑,“我特意到附近的一所房屋進行過核實,發現所謂的實景照與實際并不相符。”王女士說。
隨著“打工一族”租房需求的不斷提高,杭城房屋中介的生意也越來越火爆。與之而來的,某些中介各種不規范行為也相繼“登臺”。
為何出租信息總是那么“不透明”
從看房先交費,到采用“實景照”吸引眼球,甚至搞“ 限時超低價”的噱頭,部分房屋中介商可謂用心良苦,不斷進行著“創新”。
據調查,目前許多房屋中介在出租房源信息的宣傳上,存在著諸多“不透明”現象,其中有:
房屋信息常常存在虛假情況。一些中介網上信息和門店櫥窗信息含有虛假內容,所標價格與市場背離,其目的就是為套取客戶資料。
房源不實。比較常見的是拋出虛假低價房源做誘餌,以騙取客戶交納訂金,當客戶發覺上當要求退房時,則不予退還客戶訂金。
故意不介紹清楚房屋狀況。出租信息模棱兩可,期望通過看房來與租房人接觸,進行說服甚至欺哄。
如何戳穿障礙尋找到理想的房源
“在租房前,消費者要注意了解各種‘陷阱’,從而防止自身利益受侵害。”業內人士表示,租房前,首先要了解市場行情,對中介掛出的租房信息能夠有初步的判斷。“寫明裝修一新,卻明顯低于市場平均價格的房源,基本可以斷定是虛假信息。”
通過中介尋找出租房源時,要明確告知自己的詳細要求和標準,防止被表面的熱情和花言巧語所迷惑,一次次地進行“無效”看房。
此外,租房時一定要仔細審核對方的身份,還應查看房產證和房主身份證,了解房屋現狀,查明有無抵押等其他物權等。交納訂金之前,要仔細閱讀格式合同,并注意模糊用語,合同中要明確對退還訂金或押金等約定。當然,最好選擇有口碑、規模大、信譽度高的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
租房小貼士
以下房子不能租:
1、沒有通過綜合驗收的新建房屋;
2、不能提供產權證和房產證;
3、農居房頂層加蓋的閣樓等違法建筑;
4、產權屬于共有的房屋,在共有的人未一致同意出租的情況下不能租,即使是大多數共有的人同意;
5、房屋權屬存在爭議的房子;
6、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