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廣場的公廁變成了倉庫,我們這里的公廁卻變成了出租房。”昨天,早報16版以《公廁變倉庫居民如廁難》為題報道了我市部分公廁改為它用的情況后,錯埠嶺一路7號樓的居民向記者反映說,居民樓附近有一處公共廁所從前年開始變身成“出租房”,還住進了一名房客。 記
“五百廣場的公廁變成了倉庫,我們這里的公廁卻變成了出租房。”昨天,早報16版以《公廁變倉庫居民如廁難》為題報道了我市部分公廁改為它用的情況后,錯埠嶺一路7號樓的居民向記者反映說,居民樓附近有一處公共廁所從前年開始變身成“出租房”,還住進了一名房客。
記者昨天在這處公廁看到,公廁西側的房屋被出租給了一家針織店面,公廁大門掛著鎖,門口晾著衣物。記者隨后聯系到了公廁的房客黃師傅,他打開大門后,記者聞到一股很重的異味,在屋內記者看到小便池被填滿堆成了床鋪,4處便池成了雜物柜(圖)。黃師傅稱他已經在這里住了一年多了,物業每月收他20元房租。
記者隨后找到了小區物業東海岸公司,公司相關負責人王女士稱,公廁一直沒有移交給物業管理,物業公司為安置保潔人員,與居委會達成協議,保潔人員暫時在公廁居住,象征性地收20元錢,主要是為了交水電費,這筆費用物業公司都按期交給了居委會。居委會值班人員稱所有領導都在外開會,無法就此事給記者答復,并拒絕為記者聯系相關負責人。記者隨后聯系了市政公用局環衛處工作人員表示將立即派人到現場調查處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