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租房消費專家給購房需求降溫解壓
上周末,京津兩地連續兩天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超常高溫天氣,就像這一年來兩地快速上漲的房價一樣,讓人摸不著頭腦。也許是巧合,26日在天津迎賓館舉行的“2005年全球金融中心城市與房地產發展年會”也明顯“跑題”,聚焦到“高溫”房價的討論上。
作為活動主辦方,
天津融創集團原意是想就天津國際金融街的建設請專家獻計獻策,并順勢推廣集團的豪宅項目“海逸長洲”;但是在會后的媒體采訪中,話題卻被導向了為“高溫”房價降溫。“要抑制購房需求,首先要對需求有區分。”全國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會長聶梅生對記者說。
對于自住性需求,聶梅生認為,完全依賴上調房貸利率,可能會起到打壓的“副作用”。她建議,應該通過鼓勵租房來緩解需求過分集中在新建住宅上的壓力。據了解,相關政府管理部門在商品住房持有率上的目標是“達到90%甚至100%,每人擁有一戶設備相對齊全的房子”。“我覺得這一點值得商榷。”聶梅生說。她舉例,在美國,政府強調租用者增加、持有者減少;德國商品住房的持有率保持在42%。也就是說,發達國家正在通過降低商品住房的持有率來緩解新建住宅的壓力。
對于目前日益增長的投資性需求,與會專家則認為,通過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建立房地產基金等,讓投資行為轉向購買虛擬房產,可部分緩解對新建房屋的需求壓力。聶梅生介紹,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已于3月下旬被證監會正式批準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試點單位。如此一來,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這類證券來投資房地產。
鼓勵租房消費專家給購房需求降溫解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