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級租房者的生存現狀
有屬于自己的房子,是很多人的夢想。雖然感慨很困難,但在宣稱“俺也是有房之人”的時候,看著眼前的房子,心中多多少少有些成就感。隨著房價的不斷飆升,如今租房的人越來越多,并且從經濟條件差的人群,向白領甚至金領人群“擴散”,事實上,和供房的人相比,他們背后更有著種種不容易……
生存現狀
鉆石級租房者:有車無房
家住深圳南山某單身公寓的黃小姐,2005年底因感情問題與老公離婚,房產變賣每人拿了30多萬現金,之后因工作出差海外。今年,房價高得嚇人,當初那30萬想買套喜歡的房子卻連首付也不夠。于是,黃小姐成了高級租房者,每月3000多的租金,有一臺十幾萬的車,但她總覺得沒有家的感覺。
家住寶安的姜小姐是空姐,每周在深圳呆2天,租著單身公寓,有一臺寶馬3:“我覺得租房雖有不足,卻也省心!買房月供太高了,只好成為租房者!”
白金級租房者:無車無房
在深圳梅林租房住的夏先生是公務員,加上老婆工資,兩人月入16000元,據夏先生介紹:“買商品房太貴,首付壓力很大,因為每年單位有福利房名額,所以,就只好等。但福利房也要論資排輩,至今仍沒自己的房子,只有租房!”
讓租房成為時尚還需更多保障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在8729名受訪者中,還是有87%的人不愿意租房過一生;64%的人則認為,租房還需要更多的政策保障,48%的人表示如果給予更多的政策保障,他們將愿意一輩子租房。
“不愿租房”是觀念還是現實問題
在如今樓市“高燒”的背景之下,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在“對話中國”高層論壇上指出,我國高房價的最主要癥結是老百姓的觀念“非常錯誤”, “每個人都想買房”。此后不久,建設部副部長齊驥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也提出,我國城市住房私有率在全世界不是第一也是第二,而在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解決居民住房問題是完全靠自己擁有產權這種方式,因此“買不如租”新提法隨之產生。然而,這種說法引起了一些爭議,爭議的理由包括:在中國租房和在美國租房絕對不可等量齊觀,中國不僅沒有一個成熟的租房市場,而且房子除了居住之外還附帶有眾多社會價值,比如落戶口、子女就近上學等等。更何況,現在房租價格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戶口沒法解決禁令一個接一個
一位受訪者提到,按照北京現行的規定,住在租的房子里,孩子不能就近上學。“不是我們觀念老舊,這哪里是觀念問題,的確是實實在在的現實問題!剛參加工作都是單位集體戶口,沒房子我孩子在哪落戶,去哪上學?讓人如何不想買房!”一位受訪者說。“各種禁令確實讓人頭疼。”有參與調查者說。這位參與者指的是來自上海的《關于抓緊完善業主公約,增補規范租賃行為相關條款的通知》。通知說,上海民房出租,一間房只能出租給一個家庭或一個自然人居住。出租給家庭居住的,家庭人均承租的居住面積不得低于5平方米。此規定一出就引起軒然大波。
幾乎在同一時候,北京也出臺了類似的規定——從現在起,北京市民將不再有生活不規律的租房鄰居。北京市公安局規定,廣大出租房主要做到“五不租”。“這是打算給我提供房子,還是讓我露宿街頭?”一位需要常常上夜班的網絡編輯問。
觀念不是主要原因租房還需政策保障
其實,在意愿上,并沒有那么多人不愿意租房子。根據本次調查,如果租房能足夠方便,并且可以長期租賃的話,愿意在租的房子里度過一生的人將大大增加——從目前條件下的13%上升為48%。這足以證明觀念不是阻礙人們租房的主要原因。
調查結果還顯示,64%的人認同這樣的觀點:有關部門光說鼓勵人們租房,但為租房做的工作卻不夠,“提倡大家租房,應該要給租房者提供便利。”一位受訪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