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現在年輕人租房是一種時尚,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但是找房子的過程卻是漫長而難熬的,又不愿花費高額的中介費通過中介找房。于是年輕人就通過網絡發布信息尋找自己心儀的租房信息,但是,網上騙局多,在網上尋找租房信息時,要看清楚。
“尋求合租伙伴,要求長租、愛干凈衛生、有穩定收入,中介免談。”昨日,記者隨意登錄了多個租房網,看到不少此類信息。80后、90后的年輕租客們,越來越喜歡通過網絡、尋找合租伙伴。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相比其他人群,這些涉世未深的年輕租客,在租房過程中往往顯得經驗不足,缺乏技巧,因此在找房、簽約、合租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導致了經濟上的損失。
網上找房
“房東”開溜,7700元被“黑”
租房案例:白領張小姐在寫字樓上班,平時沒事就喜歡瀏覽各大網頁,因為租住的房子馬上要到期了,張小姐每天下班后就登錄錫城各大網站,“尋覓”租房信息。前幾天張小姐在某租房網站“閑逛”時,看到孫蔣新村115號有一套兩室的房子,根據當時帖子的描述,張小姐感覺各方面條件都還不錯,于是在跟房東取得了聯系以后,張小姐就去看了房。
到了看房現場,張小姐發現房東是一個40多歲的男人,戴個眼鏡,看起來斯斯文文的,也不像是壞人,就放心了一半,也沒多問房東的個人信息。房東帖子上說的房租原價1200元,張小姐跟房東講了講價錢,房東同意1100元租給她,張小姐覺得自己一來沒有付中介費,二來還砍價成功,心里頓時美滋滋的,當場就交了半年的房費以及一個月的押金,共7700元。
因為下午就要搬家,急急忙忙趕回去的張小姐沒有仔細看房東的房產證,只記下了房東的身份證號碼。下午張小姐想起來水電費的繳納問題,就給房東打了個電話,沒想到房東的電話關機,張小姐心里頓時“咯噔”一下,在同事的提醒下,張小姐趕快到派出所核實房東留給她的身份證號,結果發現查無此人。
直到這時,張小姐才知道自己上了當。
律師支招:無錫市云崖律師事務所的陳律師建議,張小姐應該立即報警。根據張女士描述的情況,那個所謂的房東很可能是假的,這個假房東有可能是先跟該房子的產權所有者(真實房東)簽訂了租賃合同,然后又偽造房產證和身份證轉手將房子“租”給張小姐的。所以張小姐可以打聽一下該套房屋的產權所有人,看能不能從他們那里打聽到那個假房東的真實信息,然后根據打聽到的信息向派出所報警。針對網上租房,律師特別指出租房者在交錢之前,應查看房屋的產權所有者(房東)的身份證、產權證,重點是要核實兩個證件是不是同一個人的,同時還需核實房產證上的地址與實際地址是否一致。如果核實后租房者感覺可能有問題的話,就可以到房產局監理處去查詢,通常情況下,只要說明自己是要租房的,同時提供要查詢房屋的詳細地址以及門牌號,就可以通過該部門查到相關房屋的真實產權人。
私下合租
被趕出門,2000元打了水漂
租房案例:80后女生小王今年剛剛畢業,通過校園招聘到無錫一家單位上班。雖然單位提供了集體宿舍,但是因為沒有空調而且條件簡陋,小王就想在外面租房子住。
通過中介,小王在單位附近找到一套二居室的房子。該房子之前已被兩位蘇州女生整套租下了,中介稱這兩個女生也是剛工作,想找人合租。在跟中介看了房并且見了那兩位蘇州女生后,小王覺得整體上都挺滿意。于是中介當場就跟小王以及兩位蘇州女生一起簽了合同,合同上的甲乙雙方分別為小王和其中一位蘇州女生,并且蓋上了中介的章。雙方說好小王住其中一間,每月房費500元。小王付了中介500元的中介費、又付了當月的房費、押金以及下一季度的房費后,就搬進來住了。
一個月后,兩個自稱房東的中年人找上門來,跟小王大吵,并質問誰讓她住進來的。小王說自己跟中介和二房東簽了合同的,一聽到這話,兩個房東勃然大怒,說沒經過房東同意,二房東是不能隨便把房子再轉租給別人的,并拿出他們之前跟二房東簽的協議上的該條款給小王看。憤怒的房東勒令小王立刻搬出去,好說歹說之后,才同意給小王一周的搬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