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群租?
群租的定義是指出租人將房屋分別向兩個以上承租人出租,并訂有兩個以上書面租房約定或者口頭租房約定,以及承租人及二房東將承租房屋部分或者全部,再轉租給兩個以上的全新承租人,并有兩個以上書面租房約定或口頭租房約定。
群租是一種大量人口密集居住在狹小空間內,每人平均居住的房屋面積不過幾個平方米,沒有基本生活措施的租房方式。因為低收入人群對廉價住房的巨大需求,導致群租房在全國各地都屢見不鮮。
2、什么叫群租房?
群租房在廣東等地也被叫做“籠屋”,二房東租下一套住宅(一些房屋業主也會對房屋進行群租),簡單間隔,擺下高低床,主攻都市“蟻族”,求職公寓、青年公寓、學生公寓,雖打著不同的招牌,實質上它們都是“籠屋”。
通常意義上,群租房的定義是指將房屋通過改變結構和布局,把房間分割改建成多個小房間,有的按單間出租,有的按床位出租。
3、群租房合法嗎?
目前,全國尚無對群租房的定義有明確法律解釋,只有少數地方上的一些條例、規定對其有相應的約束。如上海市的《房屋租賃條例》、《房屋租賃管理實施辦法》、《住宅物業管理規定》等五六部法規和規章都散落著對群租房有一定約束,同類還有《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等。
在北京,群租房是不合法的。
上海市房地局頒布的“關于加強居住房屋租賃管理的若干規定”更是一份針對群租的正式管理條例。這份《規定》界定了群租房的定義,為群租的管制劃定了一條臨界線,臨界線之上的,是合法存在的;臨界線之下的,則是要依法打擊的。比如,規定對人均承租居住面積作出了限制。“一間房間只能出租給一個家庭或一個自然人,出租給家庭的,家庭人均承租的居住面積不得低于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