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社區是社會的組成細胞,沒有和諧社區不可能有和諧社會。物業管理是社區建設的重要力量,創建和諧社區是物業管理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筆者認為,創建和諧社區,物業管理企業除了做好基礎的服務工作外,最重要的工作還有兩個方面:一是物業管理企業要處理好與業委會及居委會的關系,并能夠積極解決三者之間的矛盾;二是物業管理企業要積極打造適合小區的社區文化。 一、物業管理企業、業委會、居委會“三方互動”一部運轉的機器,每一個螺釘、部件、子控制系統都要行動一致,協調一致,聽從一個指令。同樣,沒有一個和諧、高效的社區組織核心,和諧社區就無從談起,構建和諧、高效的社區組織核心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關鍵。 例如,北京市某小區在處理居委會、業委會、物業管理企業之間相互關系的做法頗值得借鑒。該小區的具體做法是:建立居委會主任、物業管理企業經理和業委會主任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開一次會議,對整體性、突擊性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解決小區管理中的重大問題。顯然,在這樣三方協同、綜合管理中,不僅拉近了與居委會、業委會之間的距離,也使業主和業委會真正參與到了和諧社區的建設中。 當前,在物業管理活動中,業委會與物業管理企業之間的關系不是十分順暢,甚至常常發生矛盾和糾紛;居委會與業委會之間的工作銜接不是很緊密。要解決上述問題,除了要理順物業管理的法律關系外,還要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要形成業委會的自治管理、居委會的社區管理、物業管理企業專業管理相結合的局面。 第二,要強調居委會與業委會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監督與協調的關系。定期召開有業委會、居委會參加的聯席會議,交流、通報情況,研究、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居委會的協調、溝通作用。 第三,居委會與物業管理企業之間應當相互協調。物業管理企業應當配合居委會做好社區管理、社區服務的有關工作,共同參加物業管理聯席會議,交流溝通情況,物業管理企業應當成為小區專業管理的主體,全面負責房屋維修、環衛清掃、綠化養護、治安保衛等“硬件”工作,居委會將主要精力轉移到抓好小區內居民的宣傳教育、民事糾紛調解等“軟件”工作,在明確各自職責的基礎上,形成合力,共創和諧、文明小區。 社區文化是一種互動的整體性社區氛圍和文化活動,積極、健康、向上的社區文化反映著小區的生命力,己經成為社區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時也是創建和諧社區的重要因素。 目前,在許多社區,物業管理企業不僅利用節假日開展多種文娛活動,經常組織各種教育講座,還在社區的文體活動中心設有圖書室、棋牌室及晨練角等設施及場所,使小區內各年齡、各階層的人都可以“各取所需”。逢一些節假日,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管理企業三方還可以共同組織人員入戶走訪,了解業主情況,看望、慰問老人。這些活動都會引起業主對物業管理好感、信任,進而拉近物業管理企業與廣大業主的距離,融洽雙方關系。 筆者結合多年來德工作實踐,就如何協調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管理企業三方共同開展工作,總結出一些相關的工作經驗: 1. 以業主的需求為導向,以業主的參與為基礎。要注意分析本社區居住者的經濟能力、教育水平、興趣愛好、文化差異、年齡結構、職業特點等,共同制定適合且富有特色的工作方案,并逐步開展。 2. 精心策劃,積極開展社區文化活動。為達到有計劃、有主題的開展活動的目的,物業管理企業必須制定出長期的社區文化戰略規劃和完善的年度社區活動策劃方案。同時,再針對每項具體活動,制定出詳細的實施方案,并由專業工作人員負責提前做好流程、分工、通知、宣傳、邀請單位等工作,然后,還要進行大力宣傳和動員,鼓勵業主積極參加,引導他們積極參與。 3. 三方協同、三方互動,共同構建和諧社區。積極維護物業管理企業與業委會和居委會的良好關系,以社區文化建設為基點,打造優質物業管理服務,培育業主現代物業管理消費觀念,真正實現社區的安居樂業,文明和諧。 參考文獻: 1. 王思斌, 《 社會工作概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連玉明, 《 學習型社區 》 ,中國審計出版社, 2003
微信號復制成功
微信號:lawyer02164
請返回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微信號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