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業主追討"采光權"終獲補償
[來源]:解放日報
陳女士入住小區五年后,房屋旁邊突然造起一幢五層高的配套商業樓。家住二樓的陳女士認為新建的商業樓影響了她家通風、采光權,為此和其他56戶業主一起將區房地、規劃部門告進了法院。
記者昨天來到位于古美西路的該小區。在小區6、7、14、23號四幢樓東側,一幢五層高的商業樓正在建造中。商業樓與小區房屋相距約20米。
據陳女士介紹,他們于2002年初入住該小區。盡管這一商業樓在當初的售樓書及規劃圖中都有列明,但具體樓層和面積等都未詳列,商業樓也一直沒開工。去年9月,開發商開始動工造樓。業主們認為
,“拔地而起”的商業樓不僅堵住了小區兩條長達48米寬的通道,還使100多戶業主房屋的通風、采光受到影響。一些業主發現,施工打樁還造成自家墻體開裂。
為此,業主們紛紛以書面形式多次向區房地、規劃等部門反映問題。去年10月,57戶業主一紙訴狀將區房地、規劃部門告進法院,分別要求撤銷房地產權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法院受理案件后,將開發商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經審理,法院認為,房地、規劃部門所做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有效,因此判決予以維持。一審判決后,57戶業主不服,再次聯手提出上訴。
市一中院認為,商業樓的規劃符合各項技術要求和法律規范,房地、規劃部門的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為避免久調不決,市一中院作出了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為化解矛盾,法院在判決后主動做起“和事佬”。一開始,一些業主不愿接受開發商的補償,堅持原來的主張;一些業主認為開發商的補償數額太低,不滿意。而開發商則認為,法院已作出判決,行政機關頒發的各項許可都合法有效,因此也不愿讓步。
為此,法官多次對業主進行說服:“你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商業樓的建設是得到合法批準的。你們房價貶值的說法缺乏有力證據?!薄澳銈兊难a償要求確實太高,開發商難以承受。”
法官還勸導開發商,“盡管工程建設得到了合法批準,但畢竟會對相鄰業主的生活環境、通風采光等造成影響?!睅追?,開發商終于表態,愿對57戶業主給予適當經濟補償。業主也逐漸平和了心態,表示愿意接受補償。
日前,業主和開發商達成協議,開發商當場補償業主經濟損失總計11.5萬元。57戶業主接受經濟補償后,同意案了事了。
上海高級人民法院
解放日報 文匯報
新民晚報 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