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臨時停車費應該裝進誰的“口袋”?物業服務好與不好,尺度究竟怎么掌握?近日,《北京市前期物業服務合同》與《北京市物業服務合同》范本廣征民意,業主們把更多的“問號”放在了停車場收益和物業服務評判標準上。記者昨天采訪了北京市建委和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據悉,即將出臺的物業等級標準將首先在合同中得到應用,一份詳細的物業評價“指標”將作為附件列在合同中,今后物業服務好不好,雙方拿合同“說話”。
本月11日之前,您對兩份合同范本有話要說仍可登錄首都之窗、北京工商以及搜狐網站留言,市建委和市工商局將對兩份合同進行修改和完善,力爭年內出臺。
服務內容購房時應明示
關注:《物業合同》基本由業委會與物業公司簽訂,目前北京成立業主大會和選舉產生業委會的住宅項目不足兩成。在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成立不起來時,誰來執行合同?
回應:北京將出臺政策,明確規定社區居委會可以根據業主的要求,組織召開業主大會,重新選舉業主委員會。由街道(鄉鎮)負責組織、指導業主委員會的成立和換屆等工作,監督協調物業項目交接等。
市工商局合同處相關負責人特別提醒,前期物業合同是由建設單位和物業公司簽訂的,業主購房時,建設單位應在簽訂買房合同的同時對業主入住后物業費收取的時間、周期等物業服務內容進行約定。對于沒有成立業主大會的小區而言,前期物業合同實際就是業主維權的憑證。
物業服務標準納入合同
關注:以前物業公司與業主經常發生的矛盾是雙方對服務的標準或對應的服務價格產生各自的解釋或理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回應:合同規定,物業企業提供的服務不得低于基本等級規范要求。市建委研究制定了住宅物業服務等級規范,其中一級是基本規范,是具有強制性的最低標準。涉及房屋管理,共用設施設備維護等11項,將強制推行。實施物業管理的小區,選擇其中的服務內容并向業主收取物業費的小區都要達標。一級規范已在西城、石景山、房山進行試點,正在總結完善,近期將正式發布,之后作為附件納入物業管理合同。物業公司該做什么,業主一目了然。
不達標不許承接新項目
關注:如果有了等級標準和合同,如何監督物業企業是否達得到標準呢?
回復:此次公示的合同內已經明確了業主和物業雙方的權利義務,如果一方違約,另一方可要求違約金,具體金額是由業主和物業在簽訂合同時根據自身情況寫入合同,這樣即使后期出現問題,也可有據可依。
此外,市建委明年將逐步在全市推行物業服務標準化。對于那些不能達標的物業企業,將被督促整改,整改仍不達標的,將不允許再承接新項目、晉升資質等級。
關注焦點
停車費歸屬亟待司法解釋
小區內的道路屬于哪一類共用部位?共用設施?小區內的道路上的停車位收益歸誰?
由于車輛的進出,導致小區內的道路,綠地等受到損壞,并且造成了空氣和噪音的污染,停車收益還是不小的,不應該讓物業公司全部拿走,應該拿出一部分作為物業費用的支出。
網友們將連串的“問號”拋給了臨時停車位,大家認為臨時停車位收益,業主應該有“份”。市建委相關負責人昨天做出解釋,物業企業的職責是為業主提供服務,關于小區道路的歸屬問題應該依據物權法來確定。物權之爭就不屬于物業管理的范圍,關于這類問題應等待物權法司法解釋出臺。
業主聲音
1、嚴禁將距離住宅樓較近的小區附屬用房用于開辦餐館、歌舞廳等產生煙塵、噪音污染的經營項目,確保業主安居健康。
2、一、二層居民實際并未享用電梯,應該減免電梯費。
3、物業出租公共產業應該公開招租,采用招標或拍賣的方法,同等價格時業主有優先承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