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人代辦房險 房貸險保費糾紛 托人代辦房險 房貸險保費糾紛
買下寫字間當起了外資企業的房東,這本來是件愜意的事情,但是曾女士最近卻有點納悶,她發現自己所繳納的房貸險保費不明不白少了近兩萬元。昨日,她向本報反映此事,希望能夠把這筆錢的下落弄個明白。
托人代辦房險保費“蒸發”一萬七
曾女士告訴記者,今年6月,她在時代廣場購買了543.03平方米的寫字間做投資,總價431萬多元。曾女士在開發商指定的貸款銀行——中信實業銀行漿洗街支行辦理了按揭,貸款金額為295萬元,貸款期限10年,同時又要在指定的中國人民財產保險武侯支公司購買《個人貸款抵押房屋綜合保險》。
曾女士從時代廣場負責按揭的朱經理處得知,這筆貸款數額太大,可能批不下來,有些部門還需要“打點”,最好由他來代辦。于是,她就在朱經理的辦公室里將36227元保費如數付給了他。其間,朱某還要她另交3000多元的“打點費”,但被她拒絕。
近日,曾女士收到人保武侯支公司的保險單,吃驚地發現保險金額為295萬元,總保險費只有18585元。她非常不解:自己在開發商那兒明明說好保的是房屋總價,按萬分之八的比例交的保費,但到了保險公司那里卻成了保的貸款金額;按萬分之六收的保費,兩者相差17642元。曾女士要求有關方面能將差價退還給她,或者交給保險公司補齊保費。
保險公司說“不清楚”銀行稱“有波折”
這筆房屋貸款保險的差價究竟在哪個環節消失的呢?記者找到了中國人民財產保險武侯支公司的經辦人李某,他稱,曾女士當初是委托開發商來交保費的,保費交了多少“不太清楚”,反正保險公司只收了18585元的錢。
中信實業銀行成都分行漿洗街支行信貸部的侯經理向記者透露,曾女士購買房貸險時還出現過一點波折:保險公司雖然提供了兩種確定保險金額的方式,但是原則上都是以房屋總價作為保險金額。由于該標的金額太大,房貸險又含有人身保險內容,保險公司為降低風險,就沒有當場批準承保;但購買保險是按揭購房的必備條件之一,售樓部和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協商后,就以貸款金額作為保險金額進行投保。
得知記者調查經辦人主動喊“退錢”
昨日下午4時30分,曾女士給正前往時代廣場調查的記者打來電話。她稱,時代廣場銷售中心負責房貸保險的工作人員朱某得知記者正在就此事進行采訪后,便主動告訴她,由于他在代理時“幫了忙”,曾女士才能順利地辦完按揭手續。他向曾女士解釋,這件事“與公司無關”,他同意直接把17642元的差價返還給她,還和曾女士約好今日再聯系。
下午5時,記者來到時代廣場銷售中心。該中心的張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自己“不清楚此事”,隨后他通過電話詢問曾女士,并表示會幫她徹底解決這件事情。當記者要求直接采訪經辦人員朱某時,張經理說“他不在辦公室”,并拒絕透露朱某的手機號。
曾女士表示,能收回這筆錢則罷,如果不能收回,她將繼續追討下去。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
保險合同不僅僅是一張紙
蔣藍
隨著房貸利率的提高,在抑制房地產泡沫的同時也增加了國內商業銀行的“政策性”風險。伴隨房貸利率的調高,對保險公司的沖擊則比較大。長期以來,由于銀行強制消費者購買房貸險,使房貸險成了保險公司的一個大市常房貸險的賠付率一向甚低,因此房貸險也被視作只賺不賠的肥肉,眾多保險公司一哄而上。為了得到業務,不少保險公司通常給銀行高額傭金,或利用貸款者急于成事的心理,采取種種手段比如繁瑣的文牘主義,出現了一些“不明不白”的收費。新聞里反映的現象,不過是種種違規行為中的一種。
我想,不論這個違規行為是出于公司還是個人,都深刻反映了房貸過程中的漏洞,售房單位、保險公司理應對此作出負責任的答復。這種“委托開發商來交保費”的方式,存在著顯而易見的漏洞,熟悉金融業務的保險公司,怎么就如此“放心”呢?我們有理由認為,這種做法不但是對處于弱勢的消費者的不負責任,而且是對金融誠信的“極度松懈”。
但是對于保險業而言,誠信是不能丟的。保險是特殊的、非渴求的商品,保險公司向消費者出售的就是寫滿“誠信”二字的一張紙。人們很難想象,若保險業丟掉了誠信,誰還會拿著一把一把的鈔票來換回僅僅寫滿承諾的保險合同呢?
托人代辦房險 房貸險保費糾紛 托人代辦房險 房貸險保費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