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國房價的持續增高,用分期付款或者按揭貸款購房的人逐漸增多,但是近幾年,人們提前還款的現象也逐漸增多,出現住房貸款提前還款的原因有哪些呢?這樣有什么不好的影響嗎?
一、住房貸款提前還款的誘因
1、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
我國經濟一直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這意味著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斷地增長,而且增長速度越來越快。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的數據表明,2008年北京市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年底余額為11955、2億元,比年初增長2799、8萬億元,同比多增2347、3億元。從這些數據能看出,許多拿了房貸的購房者在一段時期有了一定收入積累,具備了提前還貸的能力。因此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為提前還貸提供了充足的物質基礎。
2、中國老百姓受傳統觀念的影響
(1)文化因素。中國老百姓買房貸款是多數的,受傳統理財觀念的影響,這些人基本上不懂得如何去理財,更不會冒很大的風險去投資股票,基金。因此在購房者手中有一定得積蓄時,就會愿意提前還貸。
(2)心理因素。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百姓并不習慣“負債生活”,覺得借錢過日子并不踏實,中國人都有“借人錢睡不安穩”的思想包袱。而且特別是“房奴”的稱謂,居民大都想甩掉“房奴”的帽子,并不愿意背負一身的“債務”緊張的生活,所以選擇提前還貸。
3、住房轉手
隨著我國住房交易市場的快速成長,房屋交易量不斷增大。許多借款人為了滿足其重新購置新房或就業遷移等需求,往往在還貸期內通過住房交易市場將個人住房出售,用獲得的收入來提前償還個人貸款。
4、利率調整的時滯性
中國人民銀行規定,法定住房抵押貸款利率調整后,對各商業銀行已經發放的住房抵押貸款的利率調整一般在第2年1月份再按新利率重新制定還款計劃,因而利率調整存在一定的時滯性,對借款人不利,可能使借款人采取提前還貸行為。
5、對利率未來走勢的預期
在我國住房抵押貸款實行的是浮動利率,只要中國人民銀行對貸款利率作出調整,借款人償還的利息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而,浮動利率不僅能帶來降息的好處,而且包括利率可能上升的風險。住房抵押貸款的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對于時間跨度這么長的還款計劃,背負房貸的購房者自然會考慮未來的利率走勢,未來不確定的因素很多。因此,購房者為了避免未來利率上升給自己帶來的損失,傾向于提前還貸。
6、當前經濟危機下,投資風險的加大
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了全球經濟危機,對我們中國人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中國股市持續低迷,基金、信托等投資產品剛剛推出,居民還未敢輕易涉險。在當前經濟危機形勢下,投資渠道比較狹窄,投資風險加大,因此會算帳的居民都會覺得先還房貸最劃算。
7、制度因素
我國目前大量發生的提前還貸現象與制度因素的變化有較大關系。例如,各大銀行對二手房的有關規定,一般來說,只要是還清第一套貸款,再買第二套房,銀行搜會給與7折的貸款利率優惠。
二、住房貸款提前還款的負面影響
1、借款人由于提前還貸行為而增加了當前還本付息的壓力。
一般來說,銀行接受放貸者“提前還貸”是有一定門檻設置的。比如有的銀行規定,借款人還款期限超過一年后才可申請提前還貸。而且,銀行收取一定比例的提前還款違約金,提前還款金額越大,支出的違約金也就越多。所以提前還貸增加了當期的支出,也給借款人帶來很大的壓力。
2、借款人要承擔提前還貸風險,還錢容易再借難
近幾年,隨著大量提前還貸行為的出現,給銀行自身的正常經營帶來較大的影響,商業銀行也慢慢將其納入個人信用制度的建設中。所以“提前還貸”雖然可以解決目前面臨的還貸壓力,但一旦用手頭資金將“年限長、利率優惠”的借款還清,將來再有融資需求想找銀行借款,就是“還錢容易借錢難”,到時的融資成本將遠遠大于目前的融資成本,將會造成將來更大的支出。
3、提前還貸行為可能給借款人造成機會成本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