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任志強辦公所在地華遠企業中心,與任志強面對面,說說房子、老百姓、開發商、政府之間的事兒。而此時,無論是在商品房還是保障房領域,任志強率領的華遠地產都有些失意。
任志強是個“網民”,博客現在是他的言論主陣地,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數小時間,有一半時間他的目光都停留在自己的電腦屏幕上。本刊記者肖翊 攝
8月19日,國土資源部的一紙公告,把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又一次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旗下控股企業西安立豐御海置業公司“偽造公文”騙地事件,拖累了華遠地產的股價連跌。
任志強:拼命要求取消經適房
他是個人物,是一個被符號化的人物,但他不是人們心目中的地產大鱷:自2001年與華潤集團分家以來,在北京土地市場上,任志強率領的華遠新時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華遠地產”)沒有拿到一塊地,從規模和實力來看,華遠地產也從未擠進北京地產業的前三名。
有人說,任志強是靠媒體生活的人,其知名度和媒體曝光率總在地產圈里無人匹敵,但因口無遮攔,美譽度卻是無從提起。
他喜歡用法律和市場經濟的理論說事兒,最后見諸媒體的卻是:“所有的宏觀調控政策都是讓房價上漲”、“保障房跟開發商一點關系沒有”、“沒買房的人都虧了”……這些話語讓任志強成為真正“房地產商的代言人”。在高房價的年代,他為眾多想言而不敢言的開發商堵了槍眼。
任志強幾乎是中國房地產圈里最不喜歡搞公共關系的人,他自己也承認,自己是“除小泉和陳水扁之外,中國人最想揍的人”,他享受著與布什同等待遇的“鞋襲”。但他依然強硬而耐心,滔滔不絕地向媒體和公眾詮釋著他的理。
“有的人只會罵,我不埋怨他們。”面對網上的眾議評說,甚至是人身攻擊,他說,“真正看我博客的,真正了解我的人,大多數還是認同我的。”
近日,記者走進任志強辦公所在地華遠企業中心,與任志強面對面,說說房子、老百姓、開發商、政府之間的事兒。
保障房“是政府的事兒”
隨著國家在保障房領域的投入大大提速,今年在北京市,政府就拿出一半的土地用于保障房建設。曾經被認為是低端開發商才會做的保障房項目,如今成為了香餑餑。
而此時,無論是在商品房還是保障房領域,任志強率領的華遠地產都有些失意。
繼剛剛失手北京大望京1號地塊之后,今年7月16日,華遠地產高價競標北京通州和昌平兩宗保障房配建地塊,但因缺少保障房建設資歷,再次未能中標。
“這兩塊地招投標,我們都是最高價,但都沒有中標。因為它標書上有規定,沒有做過保障房的要差很多分,做過保障房的就要加很多分。那么我就在價格上爭取,但結果還是沒有中標。”被擋在保障房市場門外,任志強對痛失這兩塊保障房配建項目深表不滿。他認為,標書上關于資歷條件的設置是錯誤的,政府應該鼓勵更多的開發商進入保障房領域,而不是設置門檻。
2007年,北京市下發一紙“配建令”。根據北京市“十一五”保障性住房及兩限商品住房用地布局規劃,新建商品房項目入市前必須按一定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及兩限房,配建平均比例為商品房的15%。
“配建令”一出,就有房地產界人士高調指責政府將自身責任轉嫁到開發商身上。如今,即使已經力圖爭取保障房配建地塊,任志強依然對此頗有異議。
“做保障房,嚴格的說,就是政府去擠壓開發商利潤,獲取自己最高收入。”他對記者總結說,這句話在官員聽來,是絕對的刺耳。而開發商建保障房的真實原因是——“我們就是替你打工代建,是因為你以一個必要條件限制我,我要買這塊地就必須替你打工,(配建)是強壓在開發商頭上,是開發這塊商品房的門檻。”
微信號復制成功
微信號:lawyer02164
請返回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微信號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