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房地產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在國內購房極有可能新增四種稅費,具體是:高額不動產稅、物業稅、公積金征個稅以及轉讓房地產要征收20%個稅。
據廣州市政府有關部門官員透露,2006年稅制的變化不僅在于規范、增加稅種等方面,同時在加強稅收專項檢查和專項整治方面,房地產業成為重點領域。此外,關于個人所得稅也將進行專項檢查。這預示著,今年不僅開發商要賴稅難,消費者買賣房屋時要逃稅也會更難。
預測一:購第二套房屋征重稅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司副司長束克欣日前在一個“土地開發研討會”上透露:購買第二套住房將可能被征高額不動產稅。束克欣指出,不動產稅改革將保證個人居住的基本需求,家庭基本的住宅用地稅率有可能為零,而對于別墅、低密度住宅,稅率肯定要高,基本住宅之外多出來的那一部分住宅,即擁有多套住房的,稅率也要高。
預測:此舉實施的可能性極高。
預測二:公積金要征個稅
北京市地稅局局長王紀平此前表示,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調至1600元后,北京市考慮逐步對通訊補助、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等以前免稅的收入進行清理,逐步對其征收個人所得稅,符合國家規定的住房公積金仍可免征個人所得稅。廣州地稅部門也表示,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只有當一些個人和企業超過20%標準繳納住房公積金時,才會將超標部分并入個人工薪所得一齊實施征收個人所得稅。
預測:清理規范免稅項目確實為今年稅改重點之一,目前住房公積金主要為了滿足中低收入者的購房需求,但當拿著住房公積金買房的都是擁有第二套、第三套房子的“富人”的時候,對其取消免稅政策的可能性也會同時增大。
預測三:轉讓房地產征20%個稅
對轉讓房地產征收20%的個人所得稅,廣州繼南京、杭州也出臺了該政策。廣州市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補充通知明確個人轉讓房產征收個人所得稅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據實征收”,另一種是“核定征收”,新舊辦法同時實施。
預測:該政策一點不嚴厲,讓人在一陣緊張后舒心起來。因為反正新舊辦法可以挑選,哪個有著數挑哪個,消費者覺得真是個利好。但此政策會否僅為過渡政策?假如政府真的要變臉了,這將成為一個最容易操作的政策。
預測四:物業稅進行試點
根據2005年年底舉辦的“中國財稅論壇2005”上國家稅務總局有關官員表示的“十一五”期間要穩步推進物業稅的思路理解,推進速度即將加快。十六屆三中全會對此已有說法,“在條件具備時對不動產開征統一規范的物業稅”,而今年物業稅被明確地寫入“十一五”規劃。
預測:物業稅必然會實施,這是一個事實。甚至有媒體報道5年內中國將開征這一稅種。目前全國已開始對物業稅征收進行試點,試點仍處于“空轉”階段,開征條件并不成熟。盡管如此,有關官員表示,如果調研和準備工作比較充分,明年有望在一兩個城市進行“實轉”,試點成熟后,將向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