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著這張房產證,段先生又想起了這16年來的心酸。“記者同志,要是沒有你們報社幫忙,我這證恐怕還沒影呢!”
1997年,段先生所在的原濟南保溫瓶廠進行房改。他的父母也是廠里的老員工,兩位老人居住的房屋是單位宿舍,產權一直屬于單位所有,正好符合房改房條件。段先生向廠里申請了房改,后來又交了9500元房款,但房產證遲遲沒下來,段先生多次去單位催,但是一直沒有結果。2000年12月29日,經法院宣布廠子資不抵債實行破產清算,2001年工廠全面停產。廠子破產后,房改暫停3年。
2004年,段先生得知保溫瓶廠被濟南市投資控股有限集團公司接管,就又開始跑這張房產證,這一跑就是十來年。這些年里,他已經不知道多少次到濟南市投資控股有限集團公司群眾工作辦公室反映情況,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有結果。
“如今房產證辦下來了,才花了7700塊錢就把房子買下來了,真是高興得不知道說什么好。”段先生一邊抹淚一邊說,他的父母是廠里的老職工,享受房改的政策很優惠,但是父母早已去世多年,很擔心因此辦不了房產證。“我也是廠子的職工,但是如果按照我的條件參與房改,需要花費幾十萬元。當時想著如果能辦下證來,什么條件都無所謂了。”
按照段先生父母的條件參與房改,該房屋價值7700元。當時段先生交了9500元房款,再加上政府給父母的工齡補貼等,這樣,辦這張房產證段先生不僅沒有交錢,還找回了2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