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因此,買房之前需要先算計,需要就買,有經濟能力就買,有多少錢就買多大的房。同時,要考慮到今后住的成本,物業管理費、維修費用、出行交通費等等,既要買得起也要住得起。評估自家財產。購房前,要對自家的財產做周密細致的評估,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找出相應的地段和樓盤,這要比 找定房子再算價錢明智得多。
首先,買房前要清算一下自己家的現有資金。
包括存折、現金、可以套現的股票、可以上市出售的舊房或押舊買新的舊房等等。然后考慮你的付款方式,考慮你所能支付的首付款,進而考慮你所購買的房子的總價。算計時不能“滿打滿算”,一定要預留入住后的裝修費用、房屋維修資金和稅費、供暖費、物業管理費以及當年家庭的重大開支,如孩子的教育費用、高齡父母的醫療費用等等。
計算購房后的家庭收支狀況。
計算家庭收入時應側重固定可靠的來源,如工資、銀行存款利息、債券利息等;家庭支出包括每月的月供、物業管理費、水電煤電話費、正常生活開支、娛樂教育費用、父母醫療費用等。如年輕的兩口子預備買房后“添丁加口”,一定不要忘了預留一大筆育嬰的費用。根據購房后家庭收支情況的預算,確定自己能支付的月供,避免出現買房后生活負擔加重的情況。
月還貸支出占家庭月總收入比例。
大部分買房人都是貸款買房。根據專家測算,購房還貸支出占家庭總收入的30%以下,才應該是安全的。如果家庭月收入5000元,每月的房款月供應該不超出1500元。但如果收入預期增長前景比較看好,也可以適當提高比例。
結合“財務情況”計算購房總價。算好自己家的賬后,你大概對自己到底能買多少錢的房子心里有一個“大數”了,但對自己到底應該買多少錢的房子其實還不清楚。大多數買房人常犯的毛病是只考慮單價,不考慮總價。應先考慮價格,后考慮面積,換句話說,就是先明確需求面積,由面積來核算承受總價;單價對買房人而言,其實并沒有多大意義。有的人不考慮需求面積,看單價低就買,結果買了較大的房子,入住后勢必導致居住空間浪費,物業費等負擔也要高出一大塊。
如需了解更多房屋買賣注意事項的相關內容,小編推薦:
買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如何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
購房合同補充條款應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