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市場上紛繁復雜的小戶型產品,置業者要如何選擇?對此,業內人士強調,“無論是自住還是投資,置業者在選擇小戶型時都要冷靜對待,綜合分析項目的各項因素之后再出手。” 房價的過快增長,透支了未來增值的空間,購買大戶型則意味著成本與風險均有所加大——
摘要:面對市場上紛繁復雜的小戶型產品,置業者要如何選擇?對此,業內人士強調,“無論是自住還是投資,置業者在選擇小戶型時都要冷靜對待,綜合分析項目的各項因素之后再出手。”
房價的過快增長,透支了未來增值的空間,購買大戶型則意味著成本與風險均有所加大———
在樓市大漲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目光瞄準小戶型,尤其是核心區的高端小戶型公寓,更是被眾多投資客普遍看好。近日,位于中關村核心區域的中鐵置業·翰庭推出的數百套小戶型公寓引發了搶購。
●小戶型成投資主流
中大恒基不動產營銷市場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11月中小戶型為主的項目上市量大增,統計顯示,北京有近50個項目陸續進入市場,其中,小戶型項目為18個,占比達到36%,創下今年以來的新高。
調查發現,在11月推出的小戶型中有不少純新盤,分布在亞奧、大興、豐臺等區域。對于新盤以小戶型為主打的市場現象,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主要是源于目前市場對小戶型的大量需求,無論是作為投資需求還是自住需求,購買小戶型都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而目前市場上眾多小戶型項目的熱銷也證實了這一判斷。據悉,位于中關村的中鐵置業·翰庭日前推出的2號樓一居城市公寓,戶型面積以32-56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從開盤到現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其銷售金額已經超過9個億。此外,西直門的金貿中心小戶型公寓熱銷超4億、二環內的FREE自由季目前推出的56平方米零居小戶型也獲得熱捧。
來自協成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11月的前兩周,期房的成交套均面積持續低于120平方米,市場期房成交仍以小戶型供應為主體。
小戶型為何受到青睞?中經聯盟秘書長陳云峰認為,從目前的市場看,房價仍處于上行局面,而不斷高企的房價在使購房成本提高的同時,也加劇了投資風險。
“小戶型更易于資金周轉,而且相對于大戶型投資更穩妥,再出售也比較迅速。”相當一部分投資客都愈發感覺到在北京投資房產獲利的難度逐漸加大,許多人表示,房價的過快增長,透支了未來增值的空間,購買大戶型則意味著成本與風險均有所加大,而小戶型比較符合市場需求,好轉賣,同時由于總價低比較適合以租養貸的投資方式,因此能將投資風險減弱。同時,在通脹預期越來越強的情況下,小戶型也成為抵御通脹的投資產品。據了解,位于中關村核心區的小戶型產品中鐵置業·翰庭其起價為84萬元,這樣的低總價小戶型盤正是投資客的目標。
●專家提醒:
小戶型投資要考量多重因素
那么,面對市場上紛繁復雜的小戶型產品,置業者要如何選擇?對此,業內人士強調,“無論是自住還是投資,置業者在選擇小戶型時都要冷靜對待,綜合分析項目的各項因素之后再出手。”
有關人士表示,地段和穩固收益是選房標準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城市核心區稀缺地段的高端小戶型公寓,其長期收益會更加穩固。以位于中關村核心區的中鐵置業·翰庭項目為例,該項目位于中關村的核心區域,能共享五道口商圈、中關村商圈的完善配套,而周邊清華大學、林業大學等高等學府的林立又使得區域成為北京獨一無二的學府區,蘊含升值潛力。
其次,選擇小戶型還要優先考慮產權。目前市場上的高端小戶型公寓產品大多產權只有40到50年,而70年產權的高端公寓卻甚少面市。據悉,40年產權房子其實它的土地性質是商業或辦公、綜合用地,所以即便開發成了住宅,但由于水、電的收費標準不同,居住成本、買房稅費以及二次交易費用等相比70年的住宅都是“高高在上”。所以,對于項目的具體產權一定要弄清楚,這將直接影響收益預期,專家建議最好是選擇70年產權的產品。
另外,置業者投資小戶型要考慮周全,不能盲目跟風。選購前應看準房子是否是針對租住小戶型的人群所設計的,同時,還要考慮小戶型的功能布局、居住舒適性以及產品附加值,綜合素質越高,越容易出手,這樣的小戶型也是保值增值的最好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