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糾紛居房屋買賣糾紛之首
買一套房,最不放心的是房屋質量,然而,通過數據得知,2010年房屋質量糾紛居房屋買賣糾紛之首。
商品房還沒有開始銷售,先用收取“誠意金”的方式對外預訂,開發商鎖住了潛在的客戶。然而,由于各種原因,“誠意金”不能帶來誠意,預訂申請難以變成現實的房屋買賣合同,這樣的事情屢屢發生,導致房屋買賣糾紛接二連三。
李先生在一個小區里看上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當時售樓小姐要求他簽一個 《訂購協議》,并且交了10000元的定金。后來他發現這個小區的綠地與其他配套設施的情況和一開始她們說的不一樣,就不想要這個房子了。但售樓小姐告訴李先生不要房子可以,但定金卻不能退。后來雙方鬧上法庭,開始了長達一年的 “糾紛”之路。
的確,相對于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房子,凝聚了普通購房者多少的心血和期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與住房相關的糾紛和維權就顯得尤其重要,您在買房或者住房的過程中遇到過什么糾紛嗎?您一般通過什么途徑解決房產糾紛?城市商報聯合某房產網調查顯示,83%的購房者曾經遇到過各類房產糾紛。
又到一年 “3.15”,2011年“3.15”的主題是 “消費與民生”。您曾經遇到過與住房有關的糾紛嘛?調查顯示,33%的購房者曾經在買賣商品房方面遭遇糾紛,而離婚過程中的房產糾紛、房屋租賃過程中的糾紛、二手房買賣糾紛分別占到 8%、21%、21%,僅17%的受訪者表示沒有遇到房產糾紛。
據蘇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統計匯總,蘇州市各級消保委2010年度共受理房產投訴 51件,占總投訴量的1.05%,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4%,投訴點主要涉及商品質量、營銷合同和售后服務等。歷年來,關于房屋質量方面的糾紛一直是房產類投訴的重點和熱點,比如2009年房產類投訴的91件案例中,有44件是關于房屋工程質量的投訴,問題涉及房屋墻壁開裂、滲水、發霉;屋頂空鼓、裂縫、下沉等。法律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