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我們死了,我們的QQ怎么辦,我們的淘寶網店還能傳給下一代嗎?”這樣的問題,遙遠也不失現實,卻在拷問著一部有著30歲“法齡”法律的實踐蒼白。
對于這一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律師李某某提交了一份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議案。
在李某某看來,修改繼承法將虛擬財產等納入遺產范圍,是個需要及時做出法律應對的現實問題。有法學專家表示,虛擬財產納入遺產范圍是大勢所趨,可以通過修改法律或發布司法解釋予以明確。
虛擬財產難繼承
一篇“網店是否可以成為遺產”的網帖,數萬次點擊量的背后,承載著一個真實的故事:2012年7月,淘寶女賣家小艾被曝因連日通宵熬夜在睡夢中猝死家中,年僅24歲。小艾在杭州經營女裝網店,平時“蠻拼的”。她去世后,網店已經無法打開。小艾的親屬希望繼承這家苦心經營了兩年多的網店,但按照淘寶相關規定,網店不允許轉給別人。如何繼承成了難題。
有著同樣難題的,還有QQ等網絡虛擬物品。一些QQ靚號在網上的出售價格達到成百上千元,有著吉利數字的號碼叫價更高。除了這些可以變現的價值,很多人在虛擬世界里留下的情感歷程,網絡相冊、空間日志、電子郵件等對親友來說更是具有巨大的情感價值和懷念意義。
“科技的進步與法律的完善使我國公民當前擁有的財產種類日益豐富。”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龍電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李某某說,像網絡虛擬財產等都是在繼承法立法時未曾出現的事物。時至今日,這部頒行于上世紀80年代的繼承法,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法律需求。
繼承法律現“真空”
現行繼承法于1985年4月經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同年10月1日起施行。
這部法律第三條以列舉的方式,規定了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范圍包括七類: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李某某認為,這部法律在當時是能夠滿足我國公民對繼承法律需求的。但隨著科技和經濟的發展,公民擁有的財產種類日益豐富,包括網絡虛擬財產等等,都是在繼承法立法時沒有出現的。
虛擬財產判遺產有先例
北京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教授馬某某說,隨著虛擬財產種類和數量的越來越多,將虛擬財產納入遺產范圍,是一個世界性的大趨勢,國外已經出現了將虛擬財產列入遺產范圍的判例。
李某某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交的議案,建議修改繼承法,其中第三條增加“互聯網絡中的虛擬財產”等新事物。
“把虛擬財產作為遺產,大家都有了共識。”馬某某介紹,目前存在一些爭議性的問題主要是具體的立法細節。比如,與一般性財產相比,虛擬財產更多地涉及個人隱私,因而作為遺產繼承時怎樣既保障繼承人的繼承權,同時又防止被繼承人的財產隱私被暴露;防止被繼承人隱私暴露在法律上是否需要進行嚴格的規制,等等。不過在她看來,這些都只是技術性問題,并不能否認虛擬財產作為遺產的性質。
全國人大代表朱某某則覺得,可以通過修改繼承法或者作出司法解釋的方式,將虛擬財產納入遺產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