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職場年輕白領寫遺書,提起這個社會現象,你肯定會有不同的看法:也許你會覺得這是多此一舉;也許你會認為這是明智選擇;也許你還會認為這是一種病態表現……昨日,記者從煙臺市公證處了解到,近兩年煙臺市的年輕白領去做遺產公證的也大有人在。這究竟是壓力過大的消極表現,還是對疾病和死亡的正視?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調查 年輕白領定立遺囑大有人在 今年36歲的王先生是煙臺市某企業的職業經理人,看著他稱心的工作和豐厚的收入,很多人都羨慕,但王先生的痛苦和憂慮是不為人知的,因為過度緊張的工作壓力和無法按時吃飯、定時休息的生活節律,使他年紀輕輕就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20多歲的時候,我在公司做營銷時成天在外跑銷售,生活習慣不好,吸煙喝酒還整天熬夜,十年過去了,我的職位提高了,各種疾病也伴隨而來了。現在感覺自己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而且成為部門經理之后,壓力更大了,各種社會應酬也越來越多,真擔心哪一天生命悄無聲息地戛然而止。”聽著王先生的憂慮,記者能感受到他的無奈和擔憂。就這樣,王先生在上個月到公證處去定立了遺囑。
記者在煙臺市公證處了解到,近兩年到公證處咨詢立遺囑和已經立遺囑的年輕人士的確不少。一位姓梁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人大多數有著較好的工作和較高的收入,年齡也都不算大,用現在的話說屬于職場白領人士。他們提早咨詢和定立遺囑的原因都是害怕如果出現意外,自己的財產得不到很好的處理。
對于提早定立遺囑的現象,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十多位市民,大多數人表示提前立遺囑這種做法有些小題大做。但聽了王先生的故事后,80%的人又覺得可以理解,只有20%表示自己可能也會考慮這樣做。不能接受的人的理由主要是“這種想法太消極了”,而接受的人認為這是對生命的正視,也是法律意識增強的表現。原因 擔心“過勞死”是遺囑提前的主因 讓王先生下定決心定立遺囑的主要原因是前不久央視主持人羅京的病逝。“羅京因患癌癥去世,我看網上報道說他的病因和長年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有關,積勞成疾。此外,近幾年好多明星等公眾人物的突然猝死,都成為我提早定立遺囑的原因。”
公證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提早定立遺囑的人士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大多為有法律意識有文化知識的都市白領。而他們立遺囑的主要動因是害怕“過勞死”。如果沒有經過公證的自書遺囑與法律無沖突,有證人證明是真實意思,同樣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一旦遺書發生爭議時,未經公證的遺書往往很難認定。所以,這些白領正是處于這種考慮,才有提早定立遺囑的想法。
煙臺市二級心理咨詢師伯美麗認為,白領寫遺書是現代社會職場壓力太大所致,不少白領人士身心俱疲,隨時都有朝不保夕的恐懼感。除了工作本身的壓力、單位中復雜的人際關系、同事之間互不信賴、領導方式偏誤致工作氛圍不和睦外,還有周圍朋友愈來愈少、工作愈來愈多等一系列問題,每一種因素都有可能壓垮白領人士的承受能力。應對 自我調節保持好的生活習慣 那么,現實生活中白領人士尤其是年輕白領該如何避免“過勞死”?伯美麗認為,白領在工作中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讓體力和精神過度透支。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不吸煙不喝酒,還要盡量減少通宵工作和娛樂,保證充足睡眠時間。同時要合理飲食和多做運動,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
公證處工作人員也表示,“過勞死”的發生畢竟是少之又少,只要平時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自我調節,一般不會發生。所以我們一般對待這些來提早定立遺囑的人士都是盡量勸說他們不要草率定立,因為遺囑是可以更改的,如果在未來的若干年沒有發生意外,想再變更遺囑的話很麻煩。來源:德州新聞網
微信號復制成功
微信號:lawyer02164
請返回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微信號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