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人張云明(化名)的兒子于1997年去世,身后留下1萬元存款。然而,就是這1萬元存款,張云明和妻子奔走多年也沒能從銀行取出來。昨日,記者從儀隴縣公證處獲悉,由于公證人員對相關事實依法進行了公證,張云明夫婦已于8月29日將這筆存款取出。8月26日上午,一對老年夫婦來到儀隴縣公證處。夫妻兩人介紹,他們的兒子在外地突然去世,沒有留下遺囑。他們得知兒子去世后在重慶的銀行里還有1萬元存款,于是多次前往重慶,但不知道兒子銀行卡密碼,未能將兒子的存款取出來。今年8月初,張云明夫婦在親戚處得知,遇到這類情況必須到公證處公證,才能將兒子遺留的存款取出。于是,他們拿著所有的材料來到儀隴縣公證處。
“經過調查,張云明的兒子去世時沒有結婚,也沒有子女,所以其父母是第一順序遺產繼承人。同時,張云明的妻子又表示愿意放棄對兒子遺產的繼承權,故該遺產由張云明一人繼承。”儀隴縣公證處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調查中,公證人員了解到,張云明夫婦的生活極其困難,他們當即決定減免其全部公證費。“銀行沒有權力和義務去調查戶口、核實繼承人,所以無法判別到底誰是存款的繼承人。出于對賬戶安全的考慮,銀行要求取款人出具公證書是符合規定的。”公證人員說,為張云明夫婦辦理完公證手續后,他們拿著公證書去重慶,并順利地取出了兒子遺留下來的1萬元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