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開始,我國將二套房商業貸款首付提高到60%,部分城市后來還提高到70%。昨日傍晚,中國人民銀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銀監會聯合發布通知,將二套房商業貸款首付比例降到40%,同時下調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首付比例。據測算,這次調整后,以購買一套總價200萬元的二手房來算,首付金額至少可以減少40萬元。
△樓市新政將如何影響房價
二套房首付少了 二手房營業稅省了
假定購房者小明的購房條件滿足新政,即小明首套住房貸款未還清,又需要貸款購買二套住房,并且買的還是套剛滿兩年的二手房,房屋面積100平米,房價200萬。
新政實施前,小明需要支付首付款的比例是60%,也就是120萬。同時,假定小明購買的二手房距上次售賣已滿2年不足5年,還要承擔二手房價5.55%的營業稅,約11.1萬。也就是說小明要買第二套房,光首付和營業稅就要一次性付出131.1萬元。
而新政實施后,小明的首付款只需要付40%,也就是80萬元,免征減征營業稅期限從5年改為2年后,營業稅的11.1萬元直接免掉,購房壓力明顯降低。不過,首付降低后,小明每月償還的房貸會有所增加。
月供、利息多了 200萬二手房多43萬利息
如果小明身處一線城市,按照新政實施前首付7成的比例計算,首付款是140萬元,需要向銀行貸款60萬元。如按商業貸款進行計算,那么20年期、等額本息、最新的基準利率的貸款條件下,小明的還款總額為1023370.54元,月供4264.04元。
而新政實施后,按照4成的首付比例進行計算,那么首付款是80萬元,需要向銀行貸款120萬元。如按同樣的貸款條件進行計算,那么還款總額為2046741.08元,月供8528.09元。
業內人士稱,降低首付比例,對于像小明這類改善型購房者而言,并不意味貸款成本降低了,實際上還是增加了。比如說,7成首付下,首付和按揭貸款的總金額為140萬+102萬即242萬元。而在4成首付下,首付和按揭貸款的總金額為80萬+205萬即285萬元。這樣對比,要增加43萬元的支付。
改善型購房者入市門檻、成本降低
盡管新政實施后,購房者的月供和利息都增加了,但房產業內人士指出,在這組數字的背后卻有一筆資金在節省。即在7成首付的情況下,需要多繳納首付款 60萬元。但現在這筆費用可以先不繳納,而是通過按揭貸款進行繳納,其成本實際上只需要43萬元,而且是可以分期按20年的水平進行支付,自然降低了購房者的成本。這也是此類政策背后的一個政策導向,即讓改善型購房者積極入市,降低入市門檻和成本。
滬指開盤再創新高 地產股漲幅居前
對于這次二套房信貸和二手房稅收政策的調整,市場反應明顯,尤其是昨天下午,一則央行將召開新聞發布會的傳聞,讓市場的預期直接影響到了股價。天房發展、深深房等多達11只房地產股下午直接沖上漲停,到收盤,滬市地產指數漲幅高達7.33%。
而今天早盤,滬指開盤再創新高,站上3800點。地產股漲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