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案件中未獲得所有權房產應如何裁判與執行
作者:彭愛銘發布時間:2010-07-05
【案情】
2003年5月王A與李B登記結婚。2004年7月王A與李C達成房屋買賣協議,將李C所有的樓房一套以19.5萬的價格出售給王A,王A向李C全額付款后與李B搬入該房屋居住。2009年6月王A向法院起訴與李B離婚,審理中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一、王A與李B離婚;二、婚后所生女孩由李B撫養,撫養費自理;三、雙方婚前財產各自歸各自所有,婚后共同財產樓房一套歸李B所有。2009年8月李B向法院申請執行,要求將婚后共同財產樓房過戶至自己名下。
【執行】
法院立案庭受理后,移送執行庭執行。一般情況下,對于夫妻離婚后分割的房產,執行法院向房地產管理部門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并附生效法律文書后,即可辦理過戶登記。但該案在執行中發現王A與李C達成房屋買賣協議后,雙方雖各自履行了給付義務,但未辦理房屋過戶手續,《房屋所有權證》登記的所有人仍為李C,房地產管理部門也認為王A與李C達成房屋買賣協議后,未按相關規定繳納交易稅費及辦理變更登記,其協議并未生效,故不能將房屋變更登記在李B名下。執行庭組成合議庭合議認為,生效法律文書對房產僅是確權,無具體的執行內容,且需過戶的房產權屬證上登記的所有人為他人,故裁定駁回執行申請,并口頭告知李B,可在王A與李C按程序補辦相關房產轉移登記手續后,自行持本院調解書辦理過戶登記。但為徹底解決雙方矛盾,執行人員對王A又做了大量工作,促使王A與李C履行了相關房產登記過戶手續,李B也自行持法院調解書在房管部門辦理了過戶登記。
【評析】
一、該案審理中,將該房產的所有權認定為王A與李B夫妻共同所有,并按達成的離婚協議作出對該房產的處分不妥。
我國《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第十四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我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六條規定:“房地產轉讓、抵押,當事人應當依照本法第五章的規定辦理權屬登記”;《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九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后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物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能轉移。”可見,我國的法律規定是以不動產物權生效主義為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原則。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規定:“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決房屋所有權的歸屬,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當事人使用。當事人就前款規定的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權后,有爭議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條規定的“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權的房屋”一般應是指夫妻采用按揭等方式所購買的房屋,產權本身與他人無關。而本案中涉及房屋的《所有權證》登記的房屋所有權人是李C,雙方當事人雖對房屋歸屬達成一致意見,但根據法律規定房屋所有權人仍是李C,故將該房產認定為王A與李B的共同財產并作出裁判文書處分是不妥的。因此,在離婚案件的審理中,對房產的分割應當嚴格審查,有時夫妻雙方對房產的分割雖無異議,但還是應要求提供權屬證書或購房合同等進行審查,如系按揭等方式購買的房屋可對所有權進行處分,如與本案類似,應對房產的所有權不做處分(可考慮一方居住使用權),告知當事人在辦理了相關過戶登記后,再進行處置。
二、該案受理執行案件不妥。
建設部2008年1月22日頒布的《房屋登記辦法》(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第十二條明確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申請房屋登記的,可以由當事人單方申請:(一)因合法建造房屋取得房屋權利;(二)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生效法律文書取得房屋權利;(三)因繼承、受遺贈取得房屋權利……”。可見,一方當事人依據生效法律文書就可向房屋登記部門申請過戶登記,無需向法院申請執行。另外,該案中法律文書主文只確認了房屋歸申請執行人所有,并未涉及被執行人履行協助房屋產權過戶的義務。《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18條第1款第(4)項規定:“申請執行的法律文書有給付內容,且執行標的和被執行人明確”,第60條規定:“被執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中指定的行為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履行”。依據以上規定,申請執行的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必須是給付內容或指定的行為,而不能是確認及形成之訴。本案的調解書的主文只是確權,并無具體的執行內容,不具有執行標的的明確性。因此,對該強制執行申請應不予立案。但由于人民法院“對執行申請的審查為程序性審查,而不對執行依據進行實體審查”,這樣就難免有部分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案件立案受理。執行案件不應立案但又立案的,應如何處置,法律并未有明確規定。司法實踐中,可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在立案時發現的,應當裁定不予受理;在立案后發現的,應當裁定駁回執行申請。
來源:中國法院網天水秦州頻道
責任編輯:張晶晶
微信號復制成功
微信號:lawyer02164
請返回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微信號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