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打工的小麗直到離婚后才發現,自己的前夫在離婚時隱藏了部分共同財產沒有分割,進而與其對簿公堂。近日,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人民法院審結此案,通過法律途徑,小麗最終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因感情破裂,小麗與小袁于2008年12月協議離婚,協議書上寫明婚生子由小麗撫養,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無固定資產。但離婚后小麗卻發現,離婚前小袁在合肥市中心按揭購置了一套價值40余萬元的房產,遂以其隱瞞婚內財產為由訴至法院。
法院經審理判決,訴爭房屋歸小袁所有,所欠銀行按揭由小袁負責償還,另外小袁還需支付小麗房屋補償款15萬元。
法官說法
房屋增值應支付補償金
本案訴爭房屋為夫妻共同財產。庭審中,雙方均同意房屋歸小袁所有,小袁支付小麗部分房屋補償款,因該房屋系小袁向銀行貸款30萬元按揭購買,共同財產部分應為其已交納的首付款13.3萬余元、離婚前支付的銀行貸款本金3.2萬余元,計16.5萬余元及房屋增值部分。雙方均認可房屋市場價格為68萬元,房屋增值比例為1.6倍。雙方可分割的房屋價值應為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支付的16.5萬余元乘以1.6倍,為26.5萬余元。從照顧子女及女方權益的原則,法院酌情確定小袁支付小麗房屋補償款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