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對《市委、市政府關于切實加快推進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討論稿)》進行了討論,陳潤兒表示,要盡快實現“人人享有住房保障、家家擁有一套住房”的目標。力爭在2011年完成市區以外的獨立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三年內基本完成全市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任務。
國有工礦棚戶區住房狀況亟待改善
前日凌晨,51歲的曾黎平在夢中被天花板上掉落的水泥塊驚醒,她的愿望是有一套能安心入睡的房子;去年冬天,75歲的吳建芝在倒馬桶時摔了一跤,痛了幾個月,她的愿望是有生之年能住上有廁所的房子。他們,都是原長沙機床廠的職工。
“所到之處,問心有愧,觸景生情。”陳潤兒說。改革開放30多年,還有不少原國有企業的老職工,仍住在狹小、低矮、潮濕的房屋里,在這次走訪中,無時不感受到他們改變現狀的迫切期待。他表示,一定要下定決心,把推進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的工作辦好。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的國有工礦企業現有住房中,D類危房超過2000戶,C類危房超過1000戶,筒子樓、大板房及不配套住房超過8000戶。這些住房,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維修加固、改造提質、拆除重建等方式改造。
改造將因企制宜,區別對待
會上,對《市委、市政府關于切實加快推進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討論稿)》進行了討論。陳潤兒指出,全市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要以政府主導、多方聯動,統籌規劃、有序實施為原則。先整塊,后零散;先危房,后舊房。同時,陳潤兒強調,改造要遵循“因企制宜,區別對待”的原則,通過采取分類推進的方法,靈活有效實施排危解困。
陳潤兒表示,2008年長沙就提出,要通過3到5年的努力,讓人人享有住房保障、家家擁有一套住房。現在要下定決心,把國有工礦棚改與整體棚改相結合,與企業改制相結合,與舊城改造相結合,與配套建設相結合,抓緊組織實施,使這一目標盡快實現。
長沙市安居工程和棚戶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昨天介紹,2010年,長沙全市安居工程和棚戶區改造工作的目標是,完成棚戶區拆遷200萬平方米;新增(籌集)廉租住房6000套;發放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10000戶;加快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維修或拆除重建農村危房2000戶。
近年來,長沙市把安居工程列為首要工程,出臺了一系列改革住房保障方式的舉措,2008年出臺《長沙市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實施方案》,補貼標準為低收入無房家庭每戶8萬元,低收入困難家庭和棚戶區、片區改造等重點工程拆遷戶中享受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的每戶5萬元,補助標準每年將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