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9時,備受社會關注的太原市經濟適用住房公開搖號儀式在太原電視臺演播大廳舉行,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證人員、監察人員的現場監督下,入圍家庭號、購房順序號、輪候家庭號等一一誕生。
10時21分,在電腦的搖號下,4267個申購家庭成為太原市首批經搖號獲準購買經適房的家庭。“這次經適房銷售是太原市邁出的對低收入群體提供住房實物保障的第一步。”太原市副市長張政在搖號現場表示,市委、市政府正在制定“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保障性住房建設必將作為保民生、促和諧的重要工作加快推進。
聚焦 搖號現場“密不透風”
憑票入場 安保嚴密
27上午8時許,太原電視臺演播大廳外,距太原市西華苑三、四期經適房現場公開搖號還有不到1小時的時間,等候參加現場搖號的市民已經熙熙攘攘,將整個演播廳外圍堵得嚴嚴實實.搖號現場外,層層設置安檢程序,安保人員嚴守把關,嚴格憑票入場,這一切都讓現場氣氛緊張而神秘。
在擁擠的人流中,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由于行動不便,只能由家人陪同參加現場的搖號儀式。因為只有一張入場券,陪同老人一起的女兒被擋在了門外,在多方的幾經協調下,才最終同意老人和女兒一起入場,安保程序堪稱嚴密。經過層層把關,近40分鐘后,參加現場公開搖號的代表陸續進場。
搖號結果客觀公正
搖號現場,在公證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現場監督下,工作人員展示了封存的搖號設備,對軟件系統進行安裝調試,然后導入一般購房家庭數據。
在電腦進行兩次隨機排序后,先搖出入圍號。然后,236戶優先購買家庭與4267戶入圍家庭數據合并后,經隨機排序搖出4個號段的選房順序號。最后,對沒有進入入圍名單的家庭,一次性搖出輪候順序號,至此,電腦搖號結束。據了解,選房工作將在10月中旬開始。
“整個搖號過程都是符合相關規定和程序的,結果也是客觀公正的。”搖號一結束,太原市城北公證處公證員楊魯男告訴記者,對于搖號結果感到很滿意,“整個搖號過程并未出現意外的情況。”
對話 1號選房者 蝸居35年
27日,太原市經適房首次公開搖號塵埃落定時,61歲的譚誠還是像往常一樣在女兒家里照顧即將生產的女兒,他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此次搖號中產生的第一個選房者。
當天下午4點30分,譚誠通過媒體得知了這一消息后,便迫不及待地趕往西華苑三期工程項目部,去看看自己即將可以擁有的新居。
35年蝸居將終結
譚誠家住太原市杏花嶺區東頭道巷,一家三口已經在一套使用面積為28.3平米的房子里一住就是15年,加上之前在15平米的平房居住的時間,已經“蝸居”35年了。就是這套28.3平米的房子,所有權也并不屬于他,而是每年要繳400多元房費的公租房。
老伴和女兒過去不止一次地向老譚抱怨過,一輩子也連個房子也買不起。女兒沒出嫁之前,一家擠在28平米的房里,只能把2米的床鋸成1.6米擺放在門口讓女兒休息。說起這事,老譚滿心愧疚。“住了一輩子小房子了,終于可以有個寬敞點的地方住了。”譚誠感嘆道。
打算選60平米戶型
譚誠計劃選一套60平米左右的小戶型,他表示太大的也承受不起。喜悅之后,譚誠還是有了一絲憂慮,原以為經適房2000多元,誰知是每平米3017元,這是讓譚誠感到了壓力。“我是山西針織廠的職工,現在和老伴都退休了,一年收入也就20000多元,肯定是得貸款了。”譚誠說,老伴的身體一直都不好,今年舊病復發,醫藥費就花了一萬多元,老伴的工資全被花掉了,現在手頭也只有三萬的現金,恐怕首付都成問題。
貸款也要買下來
其實,對于可以被搖中,譚誠沒有任何心理準備,更不敢想是第一號。“最開始就是想碰碰運氣,本來以為又白花了幾塊的復印費。”譚誠以前也買過彩票,在他的概念里,這樣的“中獎”概率快趕上買彩票中獎了,而這個1號偏偏落在了他的頭上。“整個過程很公正,我對這個結果很滿意,也出乎了我的意料,感謝政府給我們提供了住上大房子的機會。”不管怎樣,老譚抱定決心,房子一定要買下來,“將來姑娘帶著孩子回來總算有個地方住了。”
微信號復制成功
微信號:lawyer02164
請返回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微信號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