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起,經濟適用住房的申購門檻將進一步降低,保障性住房將覆蓋到更多的人群,未來三年將新建保障性住房3萬套,限價商品房3萬套。30日下午,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本市未來三年的住房保障規劃。記者采訪獲悉,從明年起,經濟適用住房的申購收入線標準和住房線標準均將進行調整,其中收入線標準由原來的人均月收入低于1277元調整到人均月收入低于1864元,住房線標準由原來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10平方米,調整為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13平方米,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的住房困難家庭得到保障。此外,限價商品房的申購標準也放寬了。
門檻降
經適房申請標準放寬近600元
從明年開始,島城經濟適用住房的申購門檻將進行調整,更多的住房困難家庭可以通過申請經濟適用住房來解決住房難題。
30日下午,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本市未來三年的住房保障規劃。從2011年開始,將對島城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的申請標準進行調整。“ 按照2009年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市民申請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的收入線標準將由目前的人均月收入低于1277元調整到人均月收入低于1864元;住房線標準由目前的人均建筑面積低于10平方米提高到人均建筑面積低于13平方米。”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長陳培新說。
此外,限價商品房的申購標準也適當放寬,由原來的“人均月收入低于1916元”調整為“ 人均月收入低于2796元”,但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仍執行“低于20平方米”的老標準。
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的收入線標準和住房線標準放寬后,意味著更多本來被限制在申購隊伍外的家庭,可以通過申請保障性住房來解決住房難題。
據介紹,新的標準執行周期為3年。此外,從保障房的分布區域來看,保障范圍將由現在的市內四區擴大到市轄七區。嶗山區、黃島區和城陽區也將開建保障性住房。
多建房
滿足低收入者和夾心層
將更多的住房困難家庭納入保障范圍,意味著保障性住房的供應量要加大。
據陳培新局長介紹,未來三年,將要解決和改善6萬戶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解決和改善1.2萬名新就業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住房條件。
“在下一個規劃期內,計劃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等方式,解決3萬戶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13平方米、人均月收入低于1864元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陳局長說,此外,計劃以限價商品住房方式,改善3萬戶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20平方米、人均月收入低于2796元的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條件。
供應計劃方面,未來三年,除了在舊城區和城中村改造中消化解決部分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外,計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30000套,年均供應10000套;建設限價商品住房30000套,年均供應10000套。
未來三年共將建公共租賃住房15000套,其中9000套用于解決市轄七區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難題,另外6000套用于解決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的住房難題。
廣覆蓋
外來人員納入保障體系
目前有不少新就業人員、外來務工人員因為沒有本市戶口,或者工作年限達不到要求,而被拒于住房保障門外。在新的保障性住房發展規劃中,新就業的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的住房困難是否能得到保障?
記者注意到,在新的住房保障規劃中,將逐步改善和解決新就業職工、引進人才和在本市有穩定職業并居住一定年限的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的住房問題。據介紹,這部分人的住房難將通過發展公共租賃住房來解決。“未來三年,預計共將有6000套公共租賃住房推向市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部分人員的安居問題。”陳局長說。
另外,為方便低收入家庭日常生活,降低其生活成本,未來三年,保障性住房將重點布置在鐵路沿線、城市主干道、地鐵出入口等區域。保障性住房要做到“面積不大、功能齊全”。公共租賃住房裝修標準要能滿足居民基本入住要求。完善保障性住房配套設施,確保水、電、氣、暖、電話、有線電視等配套設施到位。
制度
配建保障房有硬杠杠
島城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實行配建制度,這一建籌房源的方式不會進行調整。但據介紹,根據未來三年的規劃,根據土地供應方式、土地性質的不同,保障性住房的配建比例也有了明確要求。
凡是規劃為住宅的房地產項目,都要按照比例配建一定數量的保障性住房。“新增建設用地規劃為住宅的,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配建保障房;舊城區、城中村改造項目,扣除拆遷安置用房后,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實施配建;一般搬遷企業用地規劃為住宅的,則按照45%的比例實施配建。”陳局長說。
如果某宗土地確實不適合配建保障性住房怎么辦?據介紹,出于城市統一規劃的考慮,可能會有部分土地不適合配建保障性住房,在這種情況下,要提取相應比例的土地收益,用于集中建設項目用地的征收補償。
政策
鼓勵企業自建公租房
為緩解資金困難,島城擬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融資機制,即除了政府的直接投入,還將設立一個投融資平臺,解決政府財政投入不足的問題。
據悉,2007年以來,市政府每年投入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資金不少于5億,截至目前,市區兩級政府已投入住房保障資金約24億。同時,堅持土地出讓收益回饋民生,規定土地出讓凈收益用于住房保障資金的比例不低于15%。2007年以來,市、區兩級財政通過直接投入或讓渡土地收益方式用于住房保障方面的資金已經超過100億元。
據介紹,未來三年,本市將繼續鼓勵優秀企業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發揮這些企業在規劃、建設、管理和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并繼續調整完善保障性住房建籌機制,繼續推行新建、購買和改造等方式結合,分散配建和集中建設相結合的建籌方式;鼓勵外來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工業園區、用工單位通過舊廠房(庫)改造或利用生活配套區、廠區空閑土地,發展公共租賃住房。
■聲音
“我的住房難題有望解決”
8月30日下午,市住房保障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現行的經濟適用住房申請資格是在 2008年確定的,具體來說,經濟適用住房的保障范圍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277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10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