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美土地1美元網上競拍”最終被上海葉姓女士8800美元收入囊中;7月15日,美國佛羅里達州利用中國房地產電子商務平臺,推出了100幅面積為1000平方米左右的別墅用地進行團購;7月16日,萬通地產[簡介 最新動態]在滬宣布,通過新浪樂居電商平臺向全球華人網拍位于臺北陽明山的萬通臺北2011……涉外房地產項目接踵而來,并與互聯網嫁接,大搞網拍。
業內人士表示,作為投資項目,尤其又屬于涉外項目,必須對當地的法律、稅收制度、保險制度和貸款等要素有所了解,而不是感覺“價格便宜”就馬上出手。不然,一個看上去增值的投資行為,卻有可能成為一個“資產累贅”。
美國富饒集團總裁陳航指出,中國投資者習慣將房產作為資產留給自己的子女,但是,美國聯邦法律對“非美國居民外國人”的房地產遺產稅高得驚人,任何超過6萬美元的資產要被課以35%至45%的稅收;再加上地產稅和各種管理支出,將來留給子女的也許不是“遺產”,而是“遺患”。他還特別強調,很多從中國來的購房者屬于“非美國居民外國人”,購買房產時要尤為注意,不能盲目投資,更不能違法逃稅,觸犯法律。
陳航還透露,房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地點。國內投資人對美國的地區的選擇,如果沒有專業人士的幫助,會盲人騎瞎馬。“比如,有的地區的房子才3000美元一套。但是他們可能不知道,這個城市失業率奇高,犯罪率上升。”
同策研究咨詢部總監張宏偉表示,“以美國置業為例,最大的風險來自高昂的‘養房成本’,而如果是投資,房產在出售時也在負擔大批費用,要想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投資效果并不容易。”張駿斕
滬律網房地產法頻道為您整理、、等房地產法律相關知識,分類齊全,歡迎瀏覽。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點擊首頁查看,感謝您的訪問。